高等院校青年老师能力培育模式及建议 摘要:青年老师逐渐成为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师资力量,提升青年老师的教学能力能够有效提升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对高等院校青年老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导师制培育模式中以“共授一堂课”为核心的教学能力培育教—学方法,并以此为载体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为高等院校青年老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等院校;青年老师;教学能力;共授一堂课;教学设计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高等院校师资力量的壮大与学生规模的增长呈不均衡进展态势。为提升师生比,改善、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提升高校的科研水平,诸多高等院校均实行了大力引进青年老师的策略,青年老师已成为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相较于经验丰富的老老师,初为人师的青年老师普遍存在着教学经验少、教学能力亟待提升等问题,而当前青年老师面临着科研压力大的困境,教学能力提升受到了极大的制约[4-5],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上消化吸收知识。因此,提升青年老师的教学能力在当下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旨在提出若干建议以帮助青年老师更快地熟悉、融入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方式,提高青年老师的教学能力。 二、高等院校青年老师授课常见问题 中国目前高等院校众多,高校在学生教育上问题层出、状况频发,课堂气氛沉闷、教学质量低下等问题普遍存在,对高等院校的培育目标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各大院校正在努力改变现状,青年老师的引入大大缓解了学生对多样化、前沿化课程的需求与学校供给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但是青年老师由于授课经验少的原因,授课时往往存在着不少问题: 1.教育教学知识欠缺,教学设计准备不充分。青年老师刚从高校毕业不久,尚未完成从学生到老师身份的转变,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尚还欠缺,教学设计准备也不够充分,课堂节奏缓慢杂乱,教学效果甚微。 2.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青年老师刚以老师的身份步入课堂,在授课时,往往只是自己一个人在台上讲,无法调动学生参加到课堂中来,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在教学方式上也仅采纳课上讲课,布置作业等传统方式,讲课方式上也仅是利用传统的 PPT展示,学生一旦离开课堂就无法继续学习,在答疑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障碍,不利于学生消化、吸收、巩固知识。 3.教学重点不突出,相关教学问题讨论不足。青年老师在授课时,由于经验的缺乏,往往无法突出重难点问题,学生在听课时也无法发现重难点,导致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