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 摘要:本文从工匠精神和人文教育的内涵及意义入手,探究了人文教育与工匠精神之间的关系以及高职院校以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途径,以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 关键词: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最初作为政治用语被写在政府报告之中,成为全国人民讨论的重点。工匠在我国进展中虽然是一种抽象的意识形态的存在,但是无法被复制,是我国进展的巨大精神动力。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人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高职教育作为我国的主要育人途径,以技术和能力培育为核心。而工匠精神正是人们在技能实践过程中培育的。因此,高职教育是锻造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而工匠精神不仅涉及技术层面,而且还涉及人文层面,与人文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人文教育也成为锻造工匠精神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高职院校就运用人文教育来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深化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的理解。讨论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不仅能够加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而且能够有效拓宽工匠精神培育的途径。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及意义 1.工匠精神的内涵。我国古代便已经有了工匠精神,但是,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与现代所提倡的工匠精神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而且,东西方的工匠精神内涵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具体来说,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主要以道德精神为核心,强调德艺兼备,主要通过身心传授的方式,让受教育者亲自实践才能够获得。并且,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十分强调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要求在工作中强力而行。另外,古代工匠精神还强调爱国为民精神和精益求精精神。而西方的工匠精神与西方人追求完美的文化理念有着密切联系,追求完美在西方已经成为共同的精神。这是因为无论是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还是基督教都提倡追求完美与极致。虽然古今中外所提倡的工匠精神外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仍存在着很多共通之处,都强调爱国、敬业、求精、创新。而我国现在所强调的工匠精神主要包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延伸层面这三个层面。其中,物质层面的主要内容包括技能和技术,工匠在产品锻造的过程中想要打造好的产品必须具备熟练的技术和高超的技能。因此,物质层面的技术和技能是工匠精神的基本条件。精神层面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主要包括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制造卓越等在内的隐性内容。延伸层面主要指工匠精神所提倡的创新精神,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