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公共艺术教育育人讨论 摘要: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机制与制度建设直接影响和制约公共艺术教育的效果。为了使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能够很高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本文就高职公共艺术教育从理念、评价、保障和推动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立德树人;机制探讨 高职院校要实现教育部提出的“公平优质惠及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目标,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任务,必须紧密围绕职业教育特点,强化艺术教育管理,将公共艺术教育纳入办学思路和进展规划,构建公共艺术教育法律规范的评价机制、持续进展的保障机制和推动机制,实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才能使公共艺术教育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载体,发挥其最大的育人功能和作用。 一、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理念 公共艺术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高职院校要紧紧抓住“立德树人”工程实施的契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理念,理清思路、谋划创新、素养教育、全面进展。陕西工院结合多年的探究、实践和积累,提出“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智育与美育相融并进”的艺术教育理念,设立了艺术教育中心,实施以美育教育为特色的素养教育。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理念的转变和升华中育人成效也不断显现,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二、构建机构、人员、设施、经费“四到位”联动运行的保障机制 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统筹规划和领导,制定并实施公共艺术教育中长期进展规划,重点要从组织机构、师资队伍、经费投入、设施设备等方面提供保障。(一)组织机构。设置“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整体策划和领导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其成员单位包括两类:一类是管理部门,包括教务处、学生处、宣传部、人事处、团委、财务处和工会等,主要作用集中在发挥职能、对口管理、组织实施、提供保障;另一类是艺术教育的教研单位,如艺术教育中心、公共艺术学院等,主要负责艺术教育的课程开发和教学实施,开展艺术教育讨论等。两类机构在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形成推动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蓬勃开展的工作机制。(二)师资队伍。建设一支高素养的艺术教育老师队伍是艺术教育水平的前提和保障。因此,要创新用人机制,让艺术教育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专兼结合,在解决好师资力量的同时,做好老师培训和提升,为老师教育教学和科学讨论搭建良好平台。(三)经费投入。公共艺术教育应设立常规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