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创业教育讨论 一、前言 创业教育一词由创业教育演变而来,早在 1989 年创业教育由经济进展学家柯林•博尔在一次国际教育讨论讨论会中提出。他撰写了关于教育改革的讨论论文并指出,今后的人才进展应掌握一定的教育护照,具体包括学术性护照、职业性护照以及能够代表人们事业心以及开拓水平的护照。上述三个教育护照组合便形成了创业教育。此概念在凝练形成前期,关于创业教育的讨论便在发达国家率先展开。例如,1947 年哈弗大学便设置了创业课程。20 世纪 60年代美国各地区大学则将创业课程设置为主修内容,由此将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推向了全新的高度。当前,创业课程逐步变成美国各个高校重点训练的内容以及必修的项目,美国四百余所高校之中至少会设置一门创业方向的课程。学生最终走向成功创业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一份美国创业精神排行的学校名单之中,斯坦福因硅谷而名列前茅,麻省理工则以东部硅谷而位居其后。美国这种全国层面重视创业教育、关注师生创业精神培育的成功做法值得我国各大学校充分借鉴与学习。另外,世界范围内的一些发达国家也创建了完备的创业课程系统,例如日本、德国、英国等在创业教育层面投入了较多精力,在全面重视下令其实现了优先进展。与欧美国家比较,我国创业教育仍旧停留在创业的初期阶段,这是由于在我国创业教育开展进行的较为滞后。1998 年,清华大学首先策划组织了以商业计划为主题的学生创业竞赛,从此,创业教育在我国拉开了进展序幕。2024 年,我国教育部将清华大学、中国人大、北航等学校选定为组织创业教育的试点单位。2024 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有关积极创业教育的指导文件,明确了推动创业教育的进展方向。随后教育部还制定了实施该项工作的基本要求,指出了组织创业教育的有关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具体内容、实践方式、教学组织与教学大纲相关说明以及规定。2024 年,教育部发布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相关工作要求,提出各个学校均应开设创业教学课程,可通过必修以及选修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学分管理形成了大众创业的良好环境。在我党与政府的全面重视以及科学引领下,高职学校逐步加入到积极实施创业教育的行列之中,当然效果不及高等院校更加明显,特别是在同专业教育全面相容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 二、创业教育以及专业教育现实状况 (一)教育进展呈现出顾此失彼的问题。注重专业教育、忽视创业教育始终是当前我国各个高职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当前较多高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