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论文 1 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 工作过程是完成一个工作任务并取得相应成果的一套完整的工作程序。它可以是生产过程,也可以是劳动过程或者商业运作过程。工作过程知识是在工作过程中直接需要的(区别与学科系统化的知识)、常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包括理论知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强调的不是知识的区块划分而是以工作为主线,根据工作过程的需要选择知识的教授,通过工作任务的实践潜移默化地领悟知识、学习技能。模块化教学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的实施提供了确实可行的方法。它将职业能力分成理论与任务相结合的一个个功能组件,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参加到不同的工作场景中。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整合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整体思维的进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这种方法在德国职业教育中广泛运用。因此,将模块化教学引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希望通过对该课程进行模块化改造,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摸索出适合高职学生水平、符合当前高职教育进展要求的教学方法,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2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市场营销学》教学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要保留工作过程的结构完整性。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所认为这个基本结构包括六个阶段,即明确任务、制定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和评定反馈。市场营销的工作过程也涉及这六个步骤。以新产品开发为例,新产品诞生通常都是以目标战略的制订为起点。为了完成战略的制订则需要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即市场环境分析与调查。分析调查又为之后的具体策略(营销组合策略)的制订提供了依据。最后在组织实施前通过了解不同营销观念的利弊,明确自己的营销理念,为统一团队思想、执行计划及之后的检查反馈提供了保障。根据工作导向提供的思路,课程的内容按顺序可划分为五个模块,即“目标市场战略”、“市场环境分析与调查”、“营销组合策略”、“市场营销观念“”营销计划、组织与管理”。相对于目前绝大多数教科书从营销观念学起再学习环境分析、市场调查,然后学习战略和策略制订的安排,这样的顺序更符合完成工作过程的行动模式(如图 1)。 3《市场营销学》模块化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构建 为了真正做到“教、学、做”相融合,针对工作过程分析得到的教学模块设计了相应的学习情景和工作任务,如表 1 所示。模块一“目标市场战略”让学生了解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