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老师创新能力提升探究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进展,为培育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对老师创新能力进行提升。分析了高职院校老师创新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创新能力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尝试提出了提升高职院校老师创新能力的路径,希望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职老师;创新能力;提升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强调:“我们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2024—2024)》提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在知识飞速更新的时代,创新人才的培育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已经引起全国上下一致的高度重视。[1]高职老师作为高职创新创业人才的一线培育者,自身的创新素养高低及其综合素养直接影响着创新人才培育的质量,所以建立起符合创新创业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而首要的任务就是对老师创新能力进行培育。[2] 一、高职院校老师创新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是摆在高职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对高职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高职老师现有创新能力水平离实际要求尚有一段距离。(一)创新意识欠缺。我国大多高职老师没有意识到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高职老师基本没有受过创新创业知识及理念培训,很少将该理念融入到实际的专业教学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轻视实践能力的培育。[3]再加上现在高职学生基础知识水平相对下降,给部分高职老师一种错觉:不用进行教学开展创新讨论,把现有知识教给学生就够了。结果偏向纯理论教学的知识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得不到激发,更不用说对创新创业的重视,导致创新人才培育受到抑制,老师的创新能力也没有被激发出来。[4](二)创新能力偏低。很多国外高校老师是行业的企业高管或新型创新企业的管理者等,其原因是国外高校对师资的培育十分重视,鼓舞老师从事创新创业实践。[5]我国的高职老师多是缺乏创新理论培育的纯理论派老师,缺乏实战经验,忽视了创新能力来源于实际培育的特别性。而一些一线的兼职老师理论水平稍差,无法完成对实际工作进行精确总结进而无法进行理论化提升,从而导致高职院校老师的创新能力普遍偏低,无法满足创新创业能力人才培育的要求。(三)创新管理机制有待改进。有些高职院校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