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老师对学生就业指导之作用 一、老师顶岗实习,能全面了解国家的就业形势与政策,深化了解相关行业的进展现状与前景,为学生提供准确的就业形势与行业前景知识。 企业有更多的选择,所以对员工招聘的要求更为“挑剔”,因工作经验、实践经历等条件约束,企业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实际招聘岗位在减少。第一,国家出台了很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但部分地区落实不到位,没有响应的鼓舞措施。第二,各高校在不断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就业服务工作,但由于基础薄弱,成效不显著。基于对就业形势的理解,授课老师要在完成专业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准确把握社会的人才需求与学校人才培育之间关系与矛盾,既掌握两者之间的数量对比,又掌握两者之间对人才质量要求的差异,老师的顶岗实习要将了解到的该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准确把握并传达给学生,将国家就业政策倾斜、十二五计划、经济稳定增长等利好因素和新增劳动力增加、大学生毕业生数量迅猛增加、社会需求增速有限、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择业观念尚存偏差等不利因素综合考虑。让学生清醒的认识到这个行业需要多少人,而各种学校、教育机构又培育了多少人,搞清楚供需情况。让学生准确把握专业的冷热门程度,做到不骄不馁、不偏不倚,既能找到工作,又能得到相应的薪水,彻底打破“高不成低不就”的观念。 二、深化一线顶岗实习,老师能全面了解企业、工厂等机构的人才需求,让学生对市场、社会的人才需求有更加清楚的认识,从而理顺学生的就业心理与自我定位,使学生的就业观念更客观、实际。 学生的就业心理与自我定位是职业生涯规划中最为紧要的两个方面,学生往往把自己的梦想作为求职的主要心理依据,却忽视了自我准确定位。虽然当前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和企业招聘员工形势均不容乐观,但是,企业对员工的需求量并没有减少,其中矛盾主要是毕业生质量无法符合企业的要求。一方面毕业生自我定位过高,没有实际的、综合的考察本身能力与薪资期望之间的比例。另一方面,学生的就业心理不稳定,想进大城市、大企业,但又怕从基层做起,不能吃苦耐劳。但“招聘难”与“就业难”的局面却愈演愈烈,整个中国的人才招聘市场出现了断层,需求和供给出现了严重错位的局面。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供需双方出现意愿性错位,毕业生青睐一二线城市、大企业、“吃皇粮”等就业岗位,看不上小地方、小企业、服务类职位。授课老师应该根据学生专业、能力进行必要引导,尽可能让学生心理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