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老师工匠精神培育路径分析 摘要:“中国制造 2025”是我国全面推动和实施制造强国的重要战略,体现了我国未来进展的决心。在这种背景下培育高职老师工匠精神,不仅响应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途径,也是对接中国制造 2025 的必定要求,更是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育水平的提升的良好方法。基于此,本文就围绕高职老师工匠精神培育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与探究,并提出一系列具体的培育策略。 关键词:中国制造 2025;高职老师;工匠精神;培育策略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是创新、专注、精益、敬业等的总称,培育高职老师工匠精神的目的在于增强老师的服务能力和敬业精神,不断提升老师人才培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随着社会的快速进展,我国经济进展速度不断提升,工业化进展水平更高,对职业化、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不断增加,这对高校人才培育提出了较大的挑战。老师是人才培育的主体,其只有具备较高的技能,拥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才能够更好地培育人才,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加强老师工匠精神培育十分重要。 一、老师工匠精神的概述 1.老师工匠精神的含义。总体来看,老师工匠精神的含义可以概括为四个层面:第一,敬业、专业。老师应当具备较高的职业使命感,具有坚定的专业操守和乐于奉献的精神,能够抵挡诱惑,严格要求自己。第二,专心、专一。老师应当有坚定的信心,致一而不懈,将不懈的追求贯穿到整个职业生涯中。第三,精益求精,追求更好。要对教学内容精雕细琢,不断要求自己提升教学品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学习帮助。第四,积极追求人生理想,实现自我价值。老师应当为学生做好榜样,树立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思想,专注于教学,将教学工作做到极致,以推动自身价值的最大化。2.在“中国制造 2025”背景下培育高职老师工匠精神的意义。(1)建设“双师型”老师队伍的重要要求。高职院校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也是推动社会进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制造 2025”的实现离不开大学生的努力,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做好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前提是院校构建一支“双师型”老师队伍,不断提升老师的工匠精神,因此在“中国制造 2025”背景下培育高职老师工匠精神的意义重大。与此同时,高职老师树立良好的工匠精神和意识,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将自身打造成为现代工业需要的技术水平精湛的从业者,从而能够为“中国制造”带来活力,为国家的长远进展贡献更多力量。(2)实现我国制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