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老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探讨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壮大与学生规模的增长呈不均衡进展态势,中青年老师已成为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本文以河南检察职业学院为例,对影响高职院校中青年老师教学能力的因素进行诠释,分别提出青年老师和中年老师提升老师教学能力的方式和途径,进一步提出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从而构建高职老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三个层面。 关键词:教学能力;职业幸福感;职业认同感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老师教学能力的组成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征,高职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决定老师教学能力的构成。河南检察职业学院作为一所主要以培育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需要建设一支法学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作为学院教学的中坚力量,中青年老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一、影响高职院校中青年老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因素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中青年老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学院老师队伍中,中年老师和青年老师是教学的生力军,大多数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但中青年老师由于教学经历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青年老师授课常见问题。高职院校青年老师有着共同的优势,学历层次较高,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思维活跃,工作富有激情和热情,具备一定的教学工作基础,但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1.转变角色有困难,缺乏完整的教学技能系统培训。高职院校的大多数青年老师都是直接从高校到高校,在角色转变的过程中没有有效的连接。青年老师入职前通常只是经过短暂的岗前培训,然后就进入了老师角色,入职后的培训内容不够完善,缺乏系统的老师职业素养、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技能的培训,因此在教学之初,往往会出现能力和专业素养不够,教学效果不佳等情形。2.教学重点不突出,相关教学问题讨论不足。尽管大多数青年老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由于教学经验的欠缺,在授课时往往无法突出重点和难点问题,导致学生没有掌握重点问题,也解决不了难点问题,课堂效果不佳;对于教学方法的讨论因为时间的局限,导致在课堂上授课时准备不足。3.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和教学实践能力。青年老师从学校到学校的经历,缺少社会实践历练过程,理论知识还停留在书本上,无法和专业实践活动有效衔接,致使他们在课堂上很难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教育知识传授给学生,照本宣科,理论与实践脱节,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