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老师职业道德构建思考 3 篇 第一篇 一、高职老师专业进展的内涵及其体现 (一)知识结构的完善 老师的主要工作是“传道、授业、解惑”,作为一名从事高职老师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其所从事的教学活动所要求的多种知识,并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老师的教学活动是一种认知活动,老师的知识结构是由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三个方面组成。本体性知识即老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英语知识、政治知识、数学知识等;条件性知识即老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等与教学相关的知识;实践性知识即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所具有的课程情景知识、专业技能知识等。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高职老师的专业进展就是要促进高职老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实践教学知识等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 1.学科专业知识 学科专业知识是高职老师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本体性知识。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老师应当有超量的丰富的知识,他的知识必须比教科书上的原理或任何固定的教学计划更为广博”[3],这样“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高职老师担当的不再是教科书“复制者”、“复印机”的角色,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对自己所教学科的事实、概念、原理、理论、框架及最新的进展等全部内容有深化透彻地了解,成为该学科领域中的一个专家。高职老师只有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才能在教学中通观全局地处理教材,选择有价值的学习活动,提出有思考性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举一反三,引发学生思考,把知识“活化”,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在学科知识的海洋中主动地学习。 2.教育教学知识 高职老师的教育对象是人,教学工作是一种有目的的培育人的专业工作,一名优秀的高职老师,除了要具备相应的学科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高职老师要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因材施教,了解学生对某学科的认知思维而选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素材、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能发挥学科专业知识全面育人的价值,能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而这些能力的具备都是建立在高职老师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组织学生活动的技能和技巧等教育教学知识的基础之上。高职老师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渊博”,而且要具有较强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而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确保老师有效地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