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管理现代化困境及路径 1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现状及困境 我国高职教育的进展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历程,这与高职教育人才培育实践的需要严重不符,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高职教育的可持续进展。1.1 官本位管理思想比较严重。受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部分高职老师在乎自己的官位、官帽,有些高职学院甚至出现教授、副教授都争着当处长、副处长。从高职学院传统管理结构上看,书记、校长主导党委,党委领导处室机构负责人及二级学院负责人,这些中层负责人根据党委决策意见执行对全院教职工及学生的管理,权力管理的层级性很明显。党委委员领导拥有决策权,中层干部拥有执行权力,一线老师往往就只能被动接受,缺少应有的参加权与发言权。有些高职学院领导者权力过大,在人事安排上,排除异己的现象或多或少存在。1.2 管理制度注重行政控制。表面上看,学校根据各部门管理需要,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方面都制定了规章制度,学校的日常管理基本做到有章可循,但是这种看似标准化、法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忽视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无法充分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和制造性。老师们只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评优评先达到了学校文件规定的要求,经过学校的行政程序,成为优秀教、先进教育工作者,偏离了以学生为本、教学为中心的初衷。学校规章制度的修改或废除,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起草部门的行政意愿,缺乏严格的依据,导致部分制度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1.3 管理运行机制不畅通。近年来,高职院校数量和规模上快速进展,但是学校管理的决策机制、调控机制、监督反馈机制、评价机制还存在运行不畅通、不协调,进展活力不够等问题。高职尽管强调以教学为中心,但是行政岗位津补贴乘以一定系数,导致行政干部比一线老师要挣得多。学校建立分配制度的初衷与现实不吻合,教职员工的负面情绪不断增强,承受的压力巨大,影响也很大。尤其近年来,国家级示范校、省级示范校、骨干校建设等项目,导致建设任务繁重,有些学院干脆用行政手段强行落在了相关人员身上,出现了行政岗位火热,老师岗位冷清的局面。 2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现代化内涵及意义 2.1 推动高职院校进展转型的客观需要。高职院校进展转型就是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进展转型,需要与时代融合,将多种进展要素资源融合,通过对培育高素养人才和提供高价值社会服务产品方式,在高职院校人才培育、文化进展、教学科研进展和科研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制造社会和经济价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