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法律课程人文教育论文 一、高职法律课程教学与人文教育的现状 (一)高职法律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高职院校法律课程是为了更好的培育学生的综合法律素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于就事论事的特性,老师通过指导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使其深化思考,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老师给出评价并进行总体分析。还可以利用模拟法庭来培育学生对实际法律问题的适用能力,但在整个过程中,更多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对学生价值、情感、信念和责任方面法律综合素养的培育缺失,这无法实现高职院校法律专业人才培育目标。由于法律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无法更好的与社会生活的人文性要求相适应,在法律课程教学中只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上和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对其他各方面的知识的传递并没有要求,所以在法律课堂上向学生进行有关人文精神知识的传授更不可能。但在社会生活中,人性和理想也是我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所以在高职院校教育过程中更需要融入人文教育,这样才能使学生树立更高的境界和理想信念,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前复杂的社会生活。 (二)高职院校法律课程人文教育的不足 当前由于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失较为重视,而各高校和高职院校也专门设置了人文教育课程来进行人文教育,但相对于专业课程来讲,人文教育课程并不被重视,而且这样单独设置,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效的分割开来,这样科学教育培育目标则会与预期存在较大的偏差。而且在高职院校中,专业课占主导地位,学生对专业课程更为重视。这样就会导致人文教育课程没有一点优势可言。所以在法律专业的教学内容中可以融入人文教育的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自然会形成追求公正、公平和法律责任感的理想和信念,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人文教育内容相对都较为单一,具有各自的特点,无法把高职院校法律类的职业特征更好的体现出来。而在高职法律课程的人文教育中则应更注重于对学生法律职业素养的培育,这就需要在具体教学中,针对法律职业的特性来进行与法律类人才培育目标相符合的人文教育,从而培育出对社会有用的法律职业性人才。 二、高职法律课程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一)法律课程教学对人文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高职法律课程教学可以有效的培育高职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法律职业技能。特别是在法律课程中利用案例来进行教学,其不仅具有丰富多样性,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更为直观的对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