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才培育目标及实现路径 摘要:高职院校是人才培育的集中阵地,人才培育是高职院校的核心任务,能否培育出创新性、高质量、社会需求的人才,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未来进展进程的重要标志。创新型人才培育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育目标难以满足社会进展的实际要求。创新人才培育路径,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结合,设立符合社会人才进展要求的人才培育目标,才能切实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培育大批次合格的人才。因此对通识教育视角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育目标及实现路径展开讨论。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职;人才培育;实现路径 时代进展速度加快对电子、建筑、工业、医疗等各个领域的岗位职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形势下,高职院校不断探究新的人才培育模式,逐渐从重规模向重质量转型升级,希望为各个领域培育高质量的优秀人才。当前社会需要的已不再是单一的技能人才,而是在思维、素养、专业、实践、理论、道德、创新等各个方面综合进展的人才,只有具备综合能力的人才,才能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发挥自身价值。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学生专业教育之外的重要教育内容,在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通识教育的育人功能,才能实现学生综合进展的教育目标,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和知识迁移能力。在通识教育视角下探究并实践高职创新人才培育目标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 一、通识教育概述 通识教育理念: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一种广泛、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也称为“博雅教育”或“文雅教育”,是专业教育以外高职学生必须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通识教育的教育目的:培育学生社会活动参加的积极性、社会责任感、道德素养以及正确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进展,成为中国合格的公民。通识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①人文教育,旨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尤其与文、史、哲、艺等专业的结合,教育和熏陶学生,提升其感情和审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理性的态度对待一切;②社会科学教育,这一部分教育内容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息息相关,旨在扩展学生的视野,使其认知人类进展规律,更多的了解社会现实;③自然科学教育,包含众多自然现象、自然理论、自然知识,是物理、化学、数学、生物等内容的融合教育内容,旨在提升学生对自然、宇宙万物以及物质运动变化规律的理解;④管理科学教育,与管理学科、信息技术学科有深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