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才培育教学督导讨论 1 高职院校人才培育工作评估对教学督导的要求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中,“教学管理”被确定为 6 个一级指标之一,从高职院校人才培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中可知,“教学管理”这个一级指标包括“管理法律规范”“学生管理”与“质量监控”3 个二级指标。教学督导工作作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督导工作质量的高低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可持续进展。高校教学督导的根本目标就是通过监督、指导、沟通、信息反馈等作用,使教学督导工作真正做到为学院健康进展服务、为老师专业化成长服务、为学生全面进展服务,从而巩固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高职院校顺利通过人才培育工作评估提供坚实的保障和基础。高职院校人才培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对教学督导做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应成为高职院校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学督导的目标。然而,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教学督导不容乐观,与评优要求差距不小。因此,认识评估要求,分析教学督导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教学督导的策略与途径,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2 当前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督导在提升老师教学能力、保障教学质量等方面起着日益明显的作用。但是,新时期高校教学督导工作也面临一些新问题亟待解决。2.1 督导内容过于单一。经调查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内容主要表现为教学巡查和课堂听课。教学巡查主要是由系部教学管理人员定期对日常教学情况的巡视与检查,发现教学异常状况及时上报教学管理部门(系部或教务处)。课堂听课内容涉及的要更加详细些,包括老师情况(老师到岗、教学资料、老师备课)、学生情况(学生迟到、旷课率、课堂纪律)、教学情况(教学目标的完成、信息化教学的使用、课堂氛围、课堂互动)等。实践表明,假如督导仅仅停留在巡查和听课,难以发现更多与教学相关的深层次问题。因此,高职院校的督导内容有必要迈向“深水区”。2.2 督导队伍素养不齐。根据调研结果,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成员由学院领导、职能部门领导、教学管理部门领导、系部领导、系部教学管理人员组成,队伍结构不合理,素养参差不齐。究其原因主要有几点:首先,大部分的新晋高职院校都存在师资短缺的问题,副高职称老师本身较少,且大多担任要职,分身乏术,直接导致能够补充到教学督导队伍的数量相对匮乏。其次,大多数中级职称的老师为青年老师群体,教学科研任务繁重,无法保证有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