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管理模式探究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管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校方强化对课程的建设以及管理。文章就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举措。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管理模式;探究 课程建设一直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部门启动课程建设就是想要全面提升高等学校优质教学资源的贡献,全面提升高等院校的人才培育水准以及教学水准。课程建设就是为了推动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成效,培育高质量、高水平人才。课程建设的管理模式决定了高校课程建设的整体水平,对推动学校课程建设、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及人才培育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建设管理的目的是为学校课程建设提供指导、服务与保障,促进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文章就此问题展开积极讨论以及分析,对如何有效地进行课程建设和管理,给出科学的改进措施,形成具有高职教育特色并在全省范围内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课程建设管理模式,希望对我省高职院校在保持各自课程建设特色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一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现状 高职教育目前正处于规模进展向内涵进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课程改革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主题,在这样特别的进展背景下,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工作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课程建设涉及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育模式等方方面面 。1.1 课程管理制度不法律规范。经调查讨论发现,高职院校的课程管理制度建设并不完善,大部分学校没有出台课程建设管理及评估办法,对于课程建设其他环节的管理制度不法律规范,甚至缺失,整个课程管理制度建设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制度建设的不法律规范和无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职院校对于课程管理的无意识。1.2 课程管理机制不完善。当前高职院校的课程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大部分学校只是将课程建设看作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项目向上申报,在课程建设时也只为了评定而建设,没有将工作落实到实处,并且没有长远、统一的策划,没有一个标准的管理系统,课程管理主体过于单一、课程管理方式过于机械、课程建设的目的、任务、举措以及保障机制均比较模糊。1.3 对课程建设指导力度不够。大部分高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耗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将外观做得非常美观,并且还给出了很多新的想法以及教学改革中需要进行的教学计划。但在实际开展的时候却缺少内涵的教学录像以及改革效果,再加之缺乏课程管理经验,致使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