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对策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对策_第1页
1/11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对策_第2页
2/11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对策_第3页
3/11
高职院校青年老师专业进展对策 一、影响高职院校青年老师专业进展的因素 1.就高职院校青年老师个人层面 (1)个体心态不成熟,进展动力不足。高职院校新进的青年老师一般都有很高的学历,甚至国内名牌高校毕业,自认为“天子骄子”。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求职竞争压力,部分人把在高职院校谋份工作当作职业进展的跳板或者过渡,没有把其当作一生追求的事业,往往具有委曲求全的心态;而且很多年轻老师崇尚个性自由,缺乏专业进展的自主意识,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是否能在高职院校老师岗位上安心工作还是个未知数,遑论老师职业的专业进展? (2)角色意识模糊,职业认同感不强。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青年老师都是从其他高校的校门出来直接进入另一个校门的应届毕业生,选择做高职院校的老师也许并非第一选择或者最优选择,类似的校园生活环境让许多青年老师还没有从“毕业生”的角色中转换过来;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老师这个职业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较某些“高端职业”来说相对不高,存在一定比例的青年老师对此不满和无奈,难以对高职老师产生职业认同,更无暇顾及自身的专业进展。 (3)职业素养不佳,实践能力偏弱。“培育学生实践能力,服务社会经济进展”是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办学宗旨,而实现培育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这个目标需要通过老师作为载体,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老师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历,让实践教学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的主导形式。但是目前新进青年老师大多是从高校毕业以后直接进入职业教育老师岗位的,知识结构单一、教学能力薄弱且普遍缺乏实际工作的经验,这种职业素养现状对高职院校青年老师的专业进展造成严重阻碍。 2.就高职院校层面 (1)老师引进偏重学历化,忽视既有青年老师队伍培训。面对高等职业教育迅速进展的现实压力,高职院校均对老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新进青年老师的学历要求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这种对高学历人才的过度追求未必能够带来教学实力和实践水平的显著提升,反而导致忽视学校已有青年老师队伍培训的局面,引起老师整体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配置的不合理。加上老师培训工作的观念滞后、培训的形式和内容脱离实际,对青年老师也只是进行上岗前短暂的形式化辅导。这种人才需求和培训观念上的偏差影响了青年老师专业化进程。 (2)老师使用过于功利化,忽视青年老师专业进展培育。青年老师缺少职业生涯规划在不少高职院校已经成为常态,高职院校将青年老师的选拔、分配、使用和培育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对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