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职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与提升途径

高职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与提升途径_第1页
1/14
高职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与提升途径_第2页
2/14
高职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与提升途径_第3页
3/14
高职青年老师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与提升途径 1 引言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老师也是普通高校老师队伍中的重要力量,尤其是青年老师。据教育部 2024 年统计数据,2024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有 2529 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有 1327 所,占 52.5%。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任老师有 153.451万人,其中高职院校专任老师有 43.83 万人,占 29%。普通高校老师队伍中,40 岁以下的老师有 89.2607 万人,占 58%,45 岁以下老师有 111.9472 万人,占 73%。据数据分析,40 岁以下专任老师约占专任老师总数的 60%,成为普通高校师资队伍中的主力军。这一趋势,在高职院校中表现更为显著。因此,提升高职青年专任老师的职业认同感,发挥青年专任老师的积极性,对稳定老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院校进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2 职业认同感的内涵 20 世纪中期,职业认同作为一个专有名词产生,国内外讨论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表述了职业认同的内涵。Meyer 认为,职业认同感是由情感认同感、持续认同感和法律规范认同感等三个因素构成的[1]。Smith(1999)指出,职业认同感不能被解释为固定的或单一的、稳定的实体,而是人们认清自己与他人或环境之间关系的一个过程[2]。职业认同感是个体在多种角色中进行动态平衡的一个复杂过程[3]。本讨论倾向于职业认同是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是个体从心里认为其所从事的工作具有意义、价值,能达到自我实现[4]。职业认同感的高低直接影响个体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关于老师职业认同的讨论起源于国外。最早可追溯到 1987 年,Crow 首先提出老师角色认同感这一概念[5]。我国关于老师职业认同的讨论起步稍晚。魏淑桦认为,老师职业认同是老师对自己职业的认识、情感、期望、意志、价值观及对自己职业技能的感知[6]。于慧慧(2024)认为老师职业认同感是指老师从内心接受所从事的职业,并对所从事的职业从各个方面做出积极的感知和正面的评价[7]。但关于老师职业认同感内涵的界定并未统一。本讨论采纳老师职业认同即老师对从事工作的正面、积极的评价。老师的职业认同感影响其工作的心态、行为以及教学的质量。 3 高职院校青年老师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 3.1 青年老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3.1.1 青年老师的特点 本讨论将青年老师的范围界定在 25-35 岁之间。该年龄段老师,在职业追求、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心理动态、心理需求等方面,均表现出强烈的年龄特征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职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与提升途径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