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鸭绿江景观带生态护岸设计分析

鸭绿江景观带生态护岸设计分析_第1页
1/7
鸭绿江景观带生态护岸设计分析_第2页
2/7
鸭绿江景观带生态护岸设计分析_第3页
3/7
鸭绿江景观带生态护岸设计分析 1 生态护岸的理念 生态护岸可以将滨岸带生物生存环境自然衔接,成为一种具有防洪、生态、景观、自净功能的一种河道建设结构形式。生态护岸的建设是利用植物与工程材料结合的方式在江边建设的一种生态护坡模式。利用植物对边坡进行植被重建,建立一个新的植物群落,进而恢复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2]。在生态护岸的建设中,要尤其注意与自然的结合,不仅可以达到控制雨水径流、回补地下水的目的,也间接治理河流,保护河流,营造生物多样性、提高河流自净能力。 2 鸭绿江护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护岸模式单一。影响生态景观鸭绿江护岸的形式较单一,缺乏周边建筑及景观协调统一性,缺乏绿色特征,与现代化自然生态潮流不符。其主要采纳的是浆砌、混凝土板衬砌护岸,护岸高、铺装大,使江边生态系统退化,生态景观单一,减少了动植物栖息地和市民亲水的机会。2.2 护岸功能性差,防洪标准偏低。丹东在东北地区属于降水量较多区,年平均降水量为 881.3~1087.5mm,全年降水量的 2/3 集中在夏季,其中 7 月中旬~8 月中旬是丹东暴雨集中区。丹东雨量充沛,但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汛期强对流等极端天气较频繁。当短期内降水量较大时,市内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水。根据对当地居民的调查,在雨量较多的夏季,鸭绿江的水会没过护岸,流向街道及周边小区,造成周边小区居民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这种防洪状态给防洪安全带来极大隐患,也给丹东的经济进展带来较大影响。 3 鸭绿江生态护岸设计思路 根据查阅大量参考文献,拟定拆掉原来的近 3m 高的浆砌护岸,采纳生态护坡技术,将鸭绿江护岸改造成生态护岸,并以雨水花园技术作为辅佐。雨水花园是一种生态型雨洪的控制与利用措施,主要功能是有效减少雨水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生态护坡是指为满足河道的不同需求,在实践中创建的多种护坡形式。不同护坡形式在有效抵挡洪水的同时,还可以保护河道两边的生态系统,维持物种之间的生态平衡,使河道周围的环境变得更加环保生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3]。生态护坡技术当前一般主要有 2 种:自然原型植被护坡、植被系统与混凝土材料联合护坡[4]。3.1 植被护坡。植被型护坡指利用生态手段,将不同的植物种在坡面的不同位置,利用根系比较发达的植物保持水土,可在护坡上种植耐寒、耐旱、吸水性较强的植物,通过植物稳定河道周围的生态系统。这种方法虽然改善了河道土质,但是在降雨量较强的季节,抗洪能力较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鸭绿江景观带生态护岸设计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