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麦金太尔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麦金太尔对道德教育的启示_第1页
1/11
麦金太尔对道德教育的启示_第2页
2/11
麦金太尔对道德教育的启示_第3页
3/11
麦金太尔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一、利用和开发我国已有的优秀道德资源 公元前800到200年间被称为轴心期文明年代,提出这个理论的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他认为这个时段里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影响后世的思想,例如中国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及其他传统道德观念,印度以佛陀思想为主,古希腊的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等思想都证明了人类已经进入了第一次觉醒时代。轴心期文明成为在道德失落时候的参照物,人类把轴心期作为道德进展的精神支柱。当西方社会出现道德问题时,麦金太尔经过讨论和分析,就主张用重建社群的方法回归到亚里士多德主张的道德伦理轨道。诚然,我们不能把麦金太尔的思想照搬到我们国家来,也不可能回归到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传统中。我国有自己的道德观念,而这些资源中最为持久和优越的当属儒家思想。然而近年来儒家思想也被搁浅,甚至被破坏和蚕食。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人们价值观的核心就是追求更多的利益,唯利至上。面对类似西方社会的道德环境,应该利用和开发我国的优秀道德资源,以维护我国道德秩序具有深远意义。我国固有的文化环境使道德资源都蕴藏在儒家思想里,这些潜质的资源应用到今日也有合理性。主要表现在:其一,个人道德修养丰富,我国是文明古国,古代中国非常注重个人的修养,而且道德没有阶级之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足可以证明君子的标志就是道德修养。尤其是儒家文化里特别注重自觉修养和内涵的储蓄。《论语》中大量的语句都在渗透着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内在超越是儒家的主要内涵。其二,孔子思想常见的就是推己及人的思想,由个体的善行、善言推广到他人和整体的善言善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的是自我道德修养臻于完善的同时也要由己及人。其三,儒家思想重义轻利,“君子重于义,小人重于利”和“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给我们提供了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准则,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示我们尽可能为别人着想,运用人类思想的精华去约束经济利益之下人与人的私利道德问题,因为人类在功利心面前也注重尊严的存在[3]。要想使儒家文化的教育功能正常发挥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不要孤立孔子思想,用融合渠道向人们灌输儒家的道德风范。把儒家传统文化结合教材进行传承。其次,校园文化氛围要以道德思想为主,凸显特色,用儒雅之士的因性功能发挥潜在的道德威力。再次,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进行道德思想教育活动,设立活动的主题,打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麦金太尔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