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 年公众号年终工作总结 公众号是微信里的小应用,大家可以通过关注不一样的公众号了解不一样的信息,同时公众号也需要有粉丝的浏览来支撑公众号的运行,作为公众号的经营者,你写好年终总结了吗?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 20XX 年公众号年终工作总结。 二年前开设了这个公号,原因很简单,就是看到很多文章就像隔靴搔痒,甚至张嘴就来,于是忍不住想说些话,仅此而已。 认知如何而来,不外乎读书和行路。 首先是开放式思维和广泛的阅读,这点要感谢父母和长辈们,他们成长于贫乏的年代,虽然不能提供深刻的见解,但是他们提供了一个包容和关爱的环境,即使手头并不宽裕,依旧在中学时给我订阅了很多杂志,虽然学习成绩并不拨尖,但广泛的阅读使思维少受限制,有了成长的可能。特别需要提到的是我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虽然他们大都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但从他们的身上,我越来越感受到某种文化的力量,记忆中他们这代人说话都是轻柔的温柔的,这点和我的父辈们形成鲜亮的对比。 现在回想,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大致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是自律的还是律他的,决定了成年后人的分野。只要能够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即使我们从小缺乏某方面的认识,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获得。反面的例子,就是方舟子的认知问题。方的逻辑呈现明显的二面性,他在谈自然科学的时候,其逻辑是清楚的,而在谈社会问题的时候,他却失去了做科普时的逻辑和严谨,变成了纯粹的臆想和诡辨,成为他在科普时批判的人(夏洛克评)。可见,缺乏人文的基础,数理化学得再好,其逻辑也是不健全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成年后有幸广泛地接触了世界,这让我走出井底,对社会有了更多的感受。近二十年,去了大多数发达国家,并要直面很多本地人,这与平常的旅游和上学显然不同。比如,当你比较过百十个外国企业的食堂,看到北欧企业的食堂非常丰盛,意大利人先吃点心晚餐八点多才开始,而韩国的中小企业只提供二个素菜,就对当地人文经济有直观的体验。二十年前的法国巴黎街头已经充斥了无所事事的北非人群,预示着这个国家暗淡的未来;同样是寒冷的地方,北欧人却比英国人更热情更友善;在德国遇到一位接待我的经理,开车时对前面很守规矩的车子极不耐烦,不断抱怨说“德国人的开车”,瞬间理解土耳其人要变成德国人有多难;瑞士技工的高质量高能力,远远超过我们的优秀本科生,感慨这个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而遍布欧洲的博物馆的来自埃及的精致文物,才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