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无一失绝非偶然日复一日的事故假想演习,罕见的冰灾没有导致大面积停电今年春节前后,华中地区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严寒。华中电网大量输电线路发生倒塔、断线等事故,假如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导致像美国和加拿大那样的大停电。然而,这一场在中国电力史乃至世界电力史上都罕见的冰灾,不仅没有导致大停电,而且,地处受灾中心的湖北、湖南老百姓甚至都没感觉到。如此恶劣的灾害天气没有导致严重的电网事故,原因很多,但其中重要一条就是电网调度的正确。在十几天的抗灾中,国家电网公司华中电网调度中心下达了近千个调度指令,光一个变电站的调度人员在 1 天内就完成了 1433 次操作,相当于平常 4 个月的操作量。而在如此超常的操作中,能一次差错都不出,并非运气,而是源自于平常的严格训练。据介绍,在平常,没有检测、修理、不用调整负荷时,调度可能整天不会下一个指令。假如没有一套平日的训练机制,一旦遇到危险,手生的调度人员难免会手忙脚乱,出错的概率绝对会大大上升。电力调度部门针对这种风险,制定了一整套反事故训练方法。如华中网调每班都要根据当天情况做事故预想,分析今日的负荷情况可能出现的事故,并提前做预案,而且还要在 1∶1 的模拟调度室里实际操作。此外,全调度中心每月还要开展一次反事故演习,全电网每年要进行全网的联合反事故演习。正是由于“台下”的十年功夫下到了,才保证了“台上”上万次操作不会出现任何问题。据介绍,今年的事故和前年的反事故演习的情况很类似,因此在关键时刻调度人员胸有成竹、临危不乱。其实,不光是华中电网,全国电力调度系统的安全操作流程都是这样的。我国电力多年以来没有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也正是得益于平日严格的操练机制。简单操作必须经复杂程序,保证安全必须要有适当的“形式主义”记者在电力系统采访时发现,根据操作手册操作未免让人感到琐碎琐碎繁杂。断开或合上某个开关,这样一个简单操作有什么复杂的?操作员接到指令去断开或合上不就完了吗?然而,根据操作手册这样是不行的。如此简单的一个动作,必须根据下列程序进行。第一步,调度人员下达指令;第二步,操作人员复述听到的指令;第三步,不仅是操作人员去根据指令操作,而且必须在另外一名操作员(通常是班组长)的监督下完成操作;第四步,汇报操作完毕。也就是说,任何一次操作至少要通过 3 个人才能完成。一个简单的动作要经过 3 个人是否效率太低,每次都要复述是不是搞形式主义?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