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的教训》读后感 1500 字 《中国历史的教训》一书由习骅所著,是一本以人物故事为主线、以廉政思想为内核的中国历史通俗读物。这里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中国历史的教训》读后感 1500字,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丧钟为谁而鸣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乌央乌央的人流,乌央乌央的事迹,每一个历史时刻,每一个历史人物,都能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想象和启迪,我们今日暂且将目光移到 217年前的那个冬天,那个白雪皑皑的北京城。一座气派的四合院,一棵棵光秃秃的树木,刚换上的白幡还来不及撤下,一丈白绫就又要悬于梁上。“和中堂,皇上让您麻利儿的。”白绫下,一个略显臃肿的身材转过身,眯着眼,一声叹息。他看到的是什么?金银珠宝,还是多年前那个踌躇满志的自己? 嘉庆四年(1799 年)正月,乾隆驾崩;正月十三,嘉庆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下旨抄家,抄得白银八亿两。乾隆年间清廷每年的税收,不过七千万两。和珅所匿藏的财产相等于当时清政府十五年收入。时人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和珅,乾隆帝宠臣,乾隆三十八年,23 岁的他由于在乾隆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学,做了乾隆的仪仗队侍从,从此平步青云,历任数十个清廷关键要职,凭借乾隆帝对其的喜爱和放纵,恃宠生娇,在任期间大肆搜刮,贪得无厌,卖官鬻爵,结党营私,搅得乾隆朝后期的官场乌烟瘴气,腐败不堪。 当年颇受欢迎的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王刚老师所扮演的和珅形象深化人心,可以说王刚老师所饰演的那种肥头大耳、圆润奸诈的造型满足了人们对于贪官的一致想象。无论真实的和珅是不是具有如此的戏剧化脸谱,他给康乾盛世带来的影响是不折不扣的。康乾盛世开始于著名的康熙大帝,彼时,清廷初创,明末农民起义、明清战争所带来的破坏还未散去,边疆有蠢蠢欲动、不服管教的少数民族,民间有大规模的反清复明运动,康熙帝凭借其超凡的智慧和强硬的手腕开创了中国最后一个盛世,继位的雍正帝更是公认的劳模,其勤奋的工作和对吏治严格的把控使得盛世走向巅峰。而到了乾隆朝,也许是安逸的太久了,“十全老人”疏于了对官吏的管教,甚至对和珅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康乾盛世从而由盛转衰,大清朝气度也从此不复。 千百年来,王朝的轮替总逃不过历史的定律,凡是到后期,吏治腐败、贪污成风、社会动乱、民不聊生,这些关键词总是会映入眼帘,无论其曾制造过多大的盛世,即使是盛唐,亦不能幸免。归其原因,还在于这漫长的封建王朝,逃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