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特斯的心脏》读后感 1000 字 东野圭吾的作品是大家都喜爱的,没有一个是让大家失望的,下面的《布鲁特斯的心脏》读后感有兴趣可以来看看欣赏一下的哦! 东野圭吾的书就此一本用了西方人名做书名。我一开始都不认为是小说,更不是东野的书。看完全书也不能消除疑惑,布鲁特斯只是机器人,最后作为杀人工具出现而已。没有哪本书以如此次要的因素做书名的吧,何况是它的心脏。 再细想,难道日文原著不是这个书名?因为《第十个情人节》就改了日文原著的书名,但中文书名也是取自里面一个故事,有根据的。 我觉得日文原著也是这个书名。 “‘有了凯撒,就有了他的布鲁特斯’。有因才有果。假如凯撒不实行独裁统治,布鲁特斯或许会成为他得力的左膀右臂,可是他实行独裁致全国人民于不顾,以致遭到最亲信的人的揭竿而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跟我们常说的‘多行不义必自毙’有相同的意思。” 这是网上的说明。也就是说:东野认为“凯撒”全都死有余辜,自找的? 拓也第一步是如何踏出的?为往上爬而用套近乎。这似乎可以理解,这是聪慧的表现。那他被动犯罪是如何踏出的?他觉得康子是绊脚石,现在有人带头要杀她,何乐而不为?我觉得这就是他死有余辜的原因。自己那么聪慧,干嘛非要用杀人这么极端的方式呢,聪慧反被聪慧误。后面的步步错,都源于第一步错,或者说源于他的心智模式,觉得任何人无利用价值就是绊脚石。更深层次说,是因为单亲家庭,父亲一无是处,只会喝酒打人。是父亲造就了今日的拓也。从另一角度来说,心理不健康,再聪慧再大成就都只能悲剧收场。 直树被杀也是自找?报复父亲成了他的生存目标,他和拓也都是源于对父亲的恨。 康子呢?利用天生丽质将男人玩弄,也算自找。 悟郎呢?似乎所有杀人都因他而起,“让我发疯的是在那个大楼里制造机器人并为之欣喜若狂的家伙们。”从这里讲,他是受害者,不是自找的? 东野写本书是为了批判制造机器人是人类自掘坟墓,人类被消灭也是自找的?假如是这个主题,立马从通俗书上升到哲学书,档次提高好几级。 “凯撒”是受后人尊敬的,他缔造了唯一的幅员辽阔的统一欧洲。“布鲁特斯的心脏”是东野批判犯上作乱、欲壑难填的布鲁特斯们?看了东野的很多书,虽东野的书都较阴暗,但东野的哲学观还是挺阳光的,好像没有要做传统秩序的卫道士的意思。但日本社会整体价值观有非常重视传统秩序,东野作为超级畅销书作家,不可能背离社会价值观。所以东野做卫道士的可能性也很大。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