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老师考评课体会 xx 老师因为要参加一级老师的考评,要上一节考评课,上周就同我讲,让我有时间去听她的试教课,我很是兴奋,因为听课对我来讲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每个老师都有每个老师的风格,好的方面都值得借鉴和相互学习。 今日早上 xx 老师又打来电话,很有诚意,试教课是在 xx班(xx 老师是借班上课),上午第二节,我刚好没课。本学期我因为是跨年级上课,一个初三,一个初一,所以在课务安排上是弄得乱七八糟的,基本上每天要么是上第一节和第四节,要么是第二节和第四节,但我很少抱怨,既然自己选择了跨班上课,就要想到这种课务安排上的不便,任何事情做了再去抱怨,就等于不做,所以我们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应减少抱怨。这种课务安排尽管有诸多不便,但也有一点好的地方是我上完一个年级之后,可以静下心来,反思我的教学,也有充分的时间让我去思考和准备下一个年级的教学任务。 还是言归正传,回到听课上来。今日 xx 老师上的是初一内容(2.5 有理数的乘方(1)),这一课对初一学生来讲并不是很难,但这一节课,有关乘方的概念很多,一些符号的处理以及底数为分数和负数时乘方的运算,对学生来讲想全部弄灵清,也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概念课的教学太繁琐,要想上好也是不容易的。 听完之后,我认为 xx 老师的这一节概念课的教学在设计和处理上是非常成功的。一开始用灰太狼和喜羊羊的故事引入一些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的形式,很自然地提出乘方的概念,引入的成本不是很高,学生也很有兴趣,也容易接受,调动了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情趣。并且 xx 老师在课堂结尾处对引入的问题也很好地和学生进行了探讨,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我认为这一点很好,起到了一个前后呼应的效果。现在有很多课前面引入的问题和案例到最后新课上完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我就弄不懂你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问题进行引入,引入的目的何在? xx 老师在课堂上对概念的讲解非常细致,如幂和乘方的区别、底数和指数的辨别.......特别让我感兴趣的是她设计了一张表格,选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乘方的形式,以填表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相关概念(底数、指数、乘方所表示的意义、幂、运算结果等),她选的这些乘方应该很有代表性,底数有负数、分数的情况,很容易混淆,在填表的过程中学生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我认为这非常好,我们的课堂就是要暴露问题,假如学生没有问题反而不正常,在 xx 老师的细心讲解和引导下,我信任通过这张表,学生对本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