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 81 周年纪念日心得体会:无法忘却的那一天 七七事变的惨烈是值得年轻一辈的我们仔细学习的,勿忘国耻!下面我就为大家带来了七七事变 81 周年纪念日心得体会:无法忘却的那一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哦! 七七事变 81 周年纪念日,我们参观了位于烟台海阳市郭城镇战场泊村的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 以当年的胶东军区司令部旧址为中心,结合周边古村落、古建筑布局,从"传奇许世友"、"军民血肉情"、"胶东子弟兵"三个主题来回顾许世友将军在胶东的战斗足迹。 纪念馆以四合院的形式,分不同展馆展示了抗战时期系列文物资料,充分展现了许将军在胶东的 9 年抗战历史。 纪念馆所在的战场泊村也因抗日战争战场而得名,该村保存了大量抗战时期的老建筑,房间内都是土炕、木桌、木凳、油灯等最基本的生活用具。 纪念馆里通过大量的照片反映了当时的生活场景,及侵华日军的残酷。有许多张日军迫害残杀我国百姓的照片,不忍直视。 其中有一张表格,部分统计侵略军对抗日军民使用的部分刑罚,惨绝人寰! 当时抗日军民们除了要战胜艰苦的生活条件,还要抵抗日军的残酷扫荡,最后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打败侵华日军,真的是非常伟大! 他们的这种不怕死不怕苦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在当今和平昌盛年代,不怕死的精神可能不具有广泛意义,但不怕苦的精神值得我们一辈一辈传承下去。 我老爷爷那一辈 我老爷爷生于 1905 年,去世于 20XX 年,享年 97 岁。他的一生经历了军阀混战、抗战、解放战争、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 他一生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信奉无论天灾人祸,种地才有饭吃的道理。因此他养成了一生劳动的习惯,在九十多岁高龄时,仍然把前村后院种上了庄稼蔬菜,自给自足。 我爷爷那一辈 我爷爷年轻时赶上三年大饥荒,他常常讲那时奶奶每天跳着两个陶制罐子去离家四五里地远的村子讨刷锅水。有一次,奶奶太累了,不小心摔倒,把两个有半罐洗锅水的罐子摔碎了,大哭一场,因为家里几个孩子的口粮没了。 改革开放后,爷爷外出做买卖,走南闯北最后定居于滕州。他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每天天蒙蒙亮就脚蹬三轮车,拉一车货去市场,开始一天的买卖。 他肩上总是搭着一条毛巾,用于擦汗,因为满城送货是非常辛苦的,遇上陡坡,弯腰驼背、步履艰难才能把车拉上去。他们是第一批为城市而付出辛勤汗水的农民工。 我父亲那一辈 父亲十几岁就肩挑豆腐卖,后来用地排车拉水果去南方卖,也上山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