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丛林与体系的整合分析

丛林与体系的整合分析_第1页
1/32
丛林与体系的整合分析_第2页
2/32
丛林与体系的整合分析_第3页
3/32
丛林与体系的整合分析 摘要:管理理论丛林是管理理论纵向演进和横向进展的结果。系统学派、过程学派等管理学派在管理理论体系的整合上进行了探究,过程学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管理丛林现象尤存。管理者面临的任务及环境、解决问题的视角、讨论的方法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是产生管理丛林现象的深层原因。管理学本质上的特征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管理学理论不能被整合为一个严密的知识体系,应当尊重管理理论的多样性。 关键词:管理流派;管理丛林;管理理论统一 对西方管理理论进展的各个阶段所形成的流派,讨论者有不同的概括。如克劳德·小乔治概括了四个管理流派:科学管理、行为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和数量学派。等概括为科学管理学派、古典组织理论学派、行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和管理理论的近期进展(包括系统方法、权变方法)。从纵向进展看,在管理学不同的进展阶段出现的不同学派,它们之间并不是一种更替的关系,后边的学派并未取代先前的学派,各个学派互补共存。 从横向看,同一历史时期也出现了多个学派并生的局面。哈罗德·孔茨在20 世纪 60 年代初将当时的管理理论划分为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和数量学派六个流派或讨论方法,由此导致了管理理论丛林的出现。 为克服或改变管理学学派林立的现状,一些流派和管理学家试图以一种理论体系来实现管理学各学派的整合,但丛林现象不但未改观,反而有增无减。20 世纪 80 年代,孔茨再次对当时的管理学流派进行梳理时,概括出了 11 个不同的理论派系。管理理论丛林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能否实现对管理理论体系的整合?本文试对这些关系管理理论进展方向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对管理理论体系整合的探究 对管理理论的整合出自两个动机:一是为了管理理论的健康进展。管理理论学派的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各个学派独立为战,互相排斥,阻碍了管理学的深化讨论与探究。没有统一和法律规范的管理理论又使人们对管理学的科学性产生怀疑。二是实现管理学科体系化的要求。作为一种科学、系统的理论,管理学必须综合各流派的讨论成果,使之融为一体,才能成为一种普遍适用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有效的管理科学。学习组织与管理理论的学生面对的是一些有关组织理论与管理实践的零碎而杂乱的资料。出现在 20世纪中期的现代综合思潮推动了管理学派综合、统一的探究。 (一)系统学派的探究。 20 世纪 60 年代在管理学中占统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丛林与体系的整合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