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信心的调查报告 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已从 2025 年 9 月的 84 点下跌到 77,降至低谷。 中国消费者的信心虽然从 96 降到了 89,但总体来看中国消费者的信心还是较为稳定的。 全球消费者信心降至低谷 根据尼尔森公司最新发布的 2025 上半年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报告(调查时间:3 月 19 日至 4 月 2 日),中国消费者的信心虽然从 96 降到了 89,但总体来看中国消费者的信心近年来还是较为稳定的。 调查显示,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已从 2025 年 9 月的 84 点下跌到 77,降至低谷。印尼在本次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中以 104 位于榜首。全球消费者信心最悲观的国家是韩国,指数仅为 31。 接受调查的 50 个国家和地区中,除了中国台湾,消费者信心指数全部下降。中国台湾是唯一一个消费者信心指数上升的地区,小幅上升 3 点,达到 63。 65%中国消费者认为 中国经济并没有进入衰退 在全球调查范围内,认为经济正处于衰退的消费者中,超过半数(52%)表示他们准备再熬过未来全球经济衰退的 12 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 唯一例外的是中国,超过六成中国消费者(65%)认为中国经济并没有进入衰退。“中央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给中国的消费者打了一剂 ‘强心针’。调查显示,有一大部分中国消费者认为,未来 12 个月将会是重新投资股市和房地产的好时机。”尼尔森大中华区总裁马祺说。 此外,将近四分之一(大概 23%)的消费者认为他们国家的经济将在未来 12 个月时间内摆脱衰退,其中以越南(60%)和印度的(56%)消费者最为乐观。 随着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下滑,消费者对就业保障程度的关注也达到了新高度。被调查的 50 个国家和地区中,有 31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将就业前景列为他们最关注的问题。全球消费者对就业保障的关注度上升了 9 个百分点,达到了 22%。 个人财政影响消费信心 就业机会的不确定性也影响了消费者对就业前景的信心76%的中国消费者在调查中表示,未来 12 个月的就业前景“不太好”或“差”,与 2025 年下半年(55%)相比上升了 21 个百分点。 除了受到就业前景的影响,个人财政状况可能出现相对不稳定的状况也是中国消费者信心下降的重要原因。 约有一半的中国消费者认为自己将来 12 个月的个人财政状况是“不太好”或者“差”,与上轮调查相比上升 15 个百分点。 近半中国消费者认为 未来一年是购物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