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企业竞争力探析 绿茶在国际市场具垄断地位中国制造了品种齐全的六大茶类,使中国具有丰富的茶叶产品出口资源,特别是中国绿特茶在国际市场不仅处于垄断地位而且需求量有增长趋势。在 10%~15%的绿特茶国际市场份额中,中国绿特茶市场占有率高达80%以上。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出口茶价近二十年呈下降趋势,但绿特茶的均价及出口创汇额均高于红茶。特种茶均价大大高出中国出口茶总均价,且接近或超过世界主要出口国茶叶均价。 一、劣势分析 1.经营规模小现阶段无论是生产、加工还是商业型茶叶企业规模均偏小,世界其他产茶大国经营规模大。如日本、斯里兰卡每户茶园 1hm2 以上,最大产茶国印度最大茶园主有茶园 2 万 hm2,斯里兰卡平均每家加工茶叶 550t,印尼年产茶 1500t的茶厂仅需工人 26 名。 2.税收高,成本大中国茶税世界最高。近年中国政府虽进行了税费改革,但茶叶总税费(包括鲜叶税、毛茶增值税精制茶税)仍高达 30%多(不包括各地附加税费)。比最高的阿根廷高约倍,比低税赋的印度、斯里兰卡等国高几十倍,同国内其他大宗农副产品相比也是最高。高税赋无疑加大了企业和茶农生产成本和出口成本,削弱了茶叶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降低了企业和茶农的收入,挫伤了企业和茶农产销茶叶的积极性。 二、机会分析 1.健康意识提高,绿色消费潮流兴起 21 世纪以“和平与进展”为主题的时代潮流,将会促进世界安定及经济进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健康、绿色、生命”为主题的消费潮流兴起。人们对饮食需求将从营养、嗜好功能进展到健康功能。人们对茶饮料也明显地从生理性需求—解渴、提神,进展至安全、健康性需求—保健、抗癌、延年益寿等。 2.健康绿色营销趋势益趋强烈早在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快速进展,地球资源的日趋减少,生存环境的逐渐恶化,促进了人们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迅速觉醒,进而促使企业以消除和减少产品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影响为宗旨而进行生产营销活动—绿色营销即环保营销。这种活动能使企业持续进展这种时代潮流有利于促进中国大力进展有机茶或无公害茶产销,有利于中国茶业建立现代营销观念,提升营销水平和产品质量,更好地参加国际竞争。 三、威胁分析 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阻碍绿色壁垒这种以保护人类及其生态环境为由制定的极为严格的限制进口产品的技术性措施规定等,已对中国包括茶叶在内的农产品食品的出口产生很大威胁。自欧盟 20XX 年7 月 1 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