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黑臭水体治理的几点思考经济社会越是进展,人民群众对“水”抱有巨大的期望,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也显得越来越紧迫。明理非难事,不易在躬行。当前,基本消除区域内黑臭河道,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务。而只有不断总结产生黑臭的成因和机理,拿出切合实际的治理措施,黑臭水体才能标本兼治。主要问题黑臭水体是指城镇建成区内,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目前,国家对黑臭水体的检测指标有四项。其中,当氨氮指标大于 8 时,水体开始黑臭;大于 15 时,水体开始重度黑臭。黑臭水体产生是怎么造成的,结合实际情况,作者认为主要来源以下三个方面。有机污染负荷渐渐加大。相关学者认为河流黑臭是一种生物化学现象,有机物在氧化分解过程当中耗氧速率大于复氧速率,使得水体发生缺氧,导致产生众多臭氧气体,进而出现水体发黑现象。而有机负荷突然升高主要是一些工厂把废水排放到河道中,使得河道产生有机污染物,给河道带来较大污染,导致出现黑臭现象。铁金属污染物。调查结果显示,水体中的铁元素在缺氧条件下能够被还原,并且和水中的硫元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 FeS 金属硫化物,这些化合物会给水体带来污染,导致水体发黑,最终形成河道黑臭。河流水动力不足。只有河道中的水正常流通,才能避开发生黑臭现象,但假如河流水动力不足,会影响水流速度,导致水体缺氧,从而使水质发生变化,给水体带来较大影响。整治对策水是灵魂,必须坚定不移把水生态治理摆在第一位。黑臭水体的整治应遵循水生态系统恢复的客观规律,重点抓住截污、护泥、活水三个重要环节,综合运用自然化、生物化、工程化的方法,进一步健全水质监测、预警应对、信息公开等机制,全力做好治水基本功,努力让河流实现自然生长。控源截污。大量外来污染源进入水中是水质变黑臭的根本原因,所以对外来污染物进行拦截是整治河道的前提基础。污染源可以依据其进入的方式划分为点源与面源。黑臭水体的形成,多与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排放有关。以武进区嘉泽镇为例,2025 年开始新建污水管网和排水片区整治,2025 年逐步接管并网,尤其是夏溪片、嘉泽集镇片的污水收集接管,保证截流后的污水通道通畅及末端处理高效,全镇水体质量日趋转好。内源治理。控制外部污染源之后,还要做到清理重度黑臭水体底泥污染物,快速降低黑臭水体的内源污染负荷,避开其他治理措施实施后,底泥污染物向水体释放。除了淤泥清除及处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