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调研报告 根据深化学习实践科学进展观的要求,内蒙古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对全区供销合作社系统参加推动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参加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 近年来,全区各级供销合作社坚持为“三农”服务宗旨,围绕当地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积极参加和大力推动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由过去单一的购销环节延伸到种养、加工、服务等各个环节,经营的层次和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到 2025 年末,全系统用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投资额为 2.6 亿元,通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利润总额 3631 万元,上缴国家税费总额 4269万元。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牧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农牧户 98.1 万户,占全区农牧户总数的 27.9%,帮助农民实现收入 30.6 亿元。 一是龙头企业经济实力有了明显提高。各级供销合作社以社属企业为依托,围绕自治区六大主导产业,依靠当地资源优势,特色产品,重点在农资、羊绒、羊毛、乳业、粮油、蔬菜、马铃薯、烤烟、桑蚕、中药材等产业,培育和进展了一批具有一定经营规模,辐射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流通、加工型龙头企业。全系统现有盟市级以上龙头企业 40 个,其中,符合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标准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 5 个;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2 个;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系统重点龙头企业 13 个。 二是供销合作社领办的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进展迅速。根据“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牧户(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全系统通过新建改造基层供销合作社、进展专业合作社、领办农畜产品专业协会等多种方式,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帮助农牧民增收。目前,由全区供销合作社兴办、领办、参办、引办的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已渗透到农畜产品种、养、加各个领域,产、加、销各个环节。到 2025 年末,全区供销合作社系统牵头兴办各类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 5168 个,其中:改造新建基层供销合作社 556 个,进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 750个、村级综合服务社 2748 个、各类行业和专业协会 1066 个、旗县级以上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 48 个,覆盖全部苏木乡镇和 40%的嘎查村。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使用“中国供销合作社”统一标识的有 314 个,拥有注册商标的有 103 个。有近 50%的基层社由供销合作社拥有全部产权,其余由供销合作社、农牧民、社会企业共同兴办,农牧民能人大户参股兴办合作社成为一大亮点。 三是商品生产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