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的调查报告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是进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定选择。近年来,我县立足实际,实行有力措施,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现状 1、农业结构逐步优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一是积极推动了林业产业化。各乡镇抢抓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和岳纸集团原料基地扩建机遇,根据“稳杉稳杂,扩竹扩松”的结构调整思路,大力进展工业原料林,全县马尾松和楠竹面积已分别进展到34 万亩和 36 万亩。面积达 1200 亩的连山苗木基地每年可向本县和周边县市供应优质林业种苗 500 万株。二是着力优化了种植业品质结构和进展了订单农业。全县优质稻种植面积达 16 万亩,其中订单面积达 1 万亩;优质油茶和油菜种植面积进展到 20万亩,全部由贤胜油业公司订单收购;西瓜种植面积稳定在 1.5万亩以上,礼品瓜订单达 0.5 万亩;蚕桑面积进展到 XX 亩,蚕茧全部由县种子公司订单收购;烤烟生产面积进展到 3000 亩,全部由县烟草公司订单收购。三是大力扶持了畜牧业生产大户。以外销型“三元杂交”瘦肉型猪、山羊和肉牛生产为主的畜牧业继续向大户方向进展,全县年饲养牲猪 100 头、山羊 50 头、肉牛 10 头以上的大户分别达到 300、400 和 30 余户。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竹木、草食牲畜、蚕桑、柑桔、花卉苗木、药材、优质稻、无公害蔬菜、烤烟、茶叶、辣椒等 11 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农产品生产基地多达 110 万亩,其中 14.5 万亩优质粮油、水果蔬菜基地已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我县还成为国家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商品羊生产基地县及全国 21 个楠竹生产示范县、湖南省 12 个楠竹产业化生产基地县之一。 2、生产技术逐渐成熟,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广阔群众积累了不少生产工艺和生产经验。明末清初,洒溪乡就有群众开始利用楠竹造纸,根雕等工艺水平也令人赞叹不已。上世纪 90 年代,畜牧技术人员在积累群众养羊经验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林间草地商品羊生产技术讨论,形成了本品种选育、吊脚楼式羊舍建筑设计、适度规模生产等一整套饲养配套技术,先后获联合国(tips)中国国家分部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和国家及省级大奖。与此同时,农产品结构呈多样化进展趋势,已形成食用油、茶叶、粮油、果品、竹木精深加工等系列产品,产品综合优质率达 40%以上,并拥有了一批市场看好的拳头产品。贤胜油业公司生产的贤胜牌植物油获 XX 年湖南省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