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事业进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业要进展,农民要致富,农村要进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基本工程。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为群众提供健康而又丰富多采的精神食粮,既是深化落实科学进展观,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更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在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如何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全县文化立县建设的整体规划,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进展村级经济、整治村容村貌等同步建设,整体推动,这是我们当前必须着重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我县农村文化事业进展基本情况 (一)农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近年来,随着国家粮食保护价的上调,惠农政策的出台,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较快进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显着提高,文化生活也得到了一定改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目前,我县农村文化活动形式主要以广播电视为主,以报刊杂志、网络传播、群众文化、广场文化为补充,呈现出现代化、多样化的趋势。 (二)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随着农村文化建设纳入“xxx”规划,国家加大了公共事业的投入,特别是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我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改善。几年来,累计投入资金 500 余万元,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 1 个,面积 427 平方米;村级文化活动室 45 个、文化公园 8 个、文化广场 8 个、“农家书屋”45 个。资源共享工程得到延伸,农民党员教育和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相得益彰,实现共享。 (三)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等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活动广泛开展,热潮不断,农村露天文艺演出,观看群众常常达到上千人。一年一度的**“登山节”和元宵节焰火晚会已经成为我县群众文化活动的特色品牌。以“金色田野”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乡镇大型文艺汇演活动,各类棋类竞赛、球类竞赛、秧歌竞赛、书画展等赛事活动极大丰富和活跃了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剪纸、根雕、手工编织、二人转、彩绘等民俗特色文化得到保护和进展,积淀了县域农村文化底蕴。 (四)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不断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职业教育的深化进展,农民特别是农村青年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不断提高,18 周岁—35 周岁的农村青年初中文化程度者约占 8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约占 5%。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