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生产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1、生产设备、设施设计与制造的安全保障1.1、生产设备、设施应有配套的安全设备或安全警示装置,凡可产生危险、有害因素较大的场所、部位,都应当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如设备的可动零部件是否设置有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凡人员易触及的可动零部件,应尽可能封闭或隔离。对于操作人员在设备运转时可能触及的可动零部件,必须配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对于运转中可能超过极限位置的生产设备或零部件,应配置可靠的限位装置。1.2、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或行业安全标准要求。2、安全设备、设施使用、维护、检测的安全保障对安全设备、设施进行持续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进行签字。2.1、设备安装的安全要求设备安装好后,应逐项检查设备的安全状态及性能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检查的安全项目包括静态和动态两方面,静态检查项目在设备不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如设备表面安全性,安全防护距离等;动态检查项目在设备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如控制系统安全性能、可动部件安全防护性能、安全防护装置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设备运转中灰尘的产生情况等。2.2、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的安全要求设备使用应建立设备使用保养责任制,制定安全操作章程,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转。2.3、设备安全检测的要求安全检测是了解设备运转情况,预测设备运转变化趋势的有效手段,其根本目的是避开安全设备故障或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安全。2.4、设备的报废与淘汰建立对设备的报废与淘汰制度,禁止使用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与设备。2.5、建立设备安全档案设备的档案管理是设备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它为公司设备安全管理提供信息、资料和数据,通过对档案信息资料的整理、分析,可以了解设备的运转状态,为设备安全检查、检测、故障诊断、隐患整改等提供可靠的、科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