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噪声的来源及防护措施化工企业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很多,直接威胁着工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然而噪声的危害往往被忽视。其实,临时性听觉位移以及噪声聋已经成为石化企业某些工段员工的职业病。本文就着重从化工企业的角度探讨噪声。 一、化工企业噪声的来源和特点 化工企业噪声来源非常广。有由于气体压力突变产生的气流噪声,如压缩空气、高压蒸汽放空、加热炉、催化“三机”室等;有由于机械的摩擦、振动、撞击或高速旋转产生的机械性噪声,如:球磨机、空气锤、原油泵、粉碎机、机械性传送带等;有由于磁场交变,脉动引起电器件振动而产生的电磁噪声,如:变压器。 化工企业噪声污染具备广泛性和持久性。一方面,化工企业生产工艺的复杂性使得噪声源广泛,影响面大;另一方面,只要声源不停止运转,噪声影响就不会停止,工人就会受到持久的噪声干扰或影响,所以,化工企业中生产性噪声多为高强度的连续性稳态混合噪声。 二、噪声对人的危害 通过对生产现场调查和临床观察证明:无防护措施的生产性强噪声对人体能产生多种不良影响。1.对听觉的影响 (1)临时性听觉位移。听觉位移就是听觉上的一种幻觉,声音在时间及空间上的不确定性,有时表现为声音滞后,它分为临时性听觉位移和永久性听觉位移,属于听觉系统功能性改变。发生临时性听觉位移的人脱离噪声影响一段时间后,听力一般可以恢复。但是,假如长期接触噪声并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话,就容易发生永久性听觉位移。2)噪声聋。噪声聋是在永久性听力位移的基础上进展而成的,其特点是双耳对称性发生。噪声性聋主要表现在高频范围,一船是在4000Hz 附近首先引起听力降低。噪声聋的发病与长期接触噪声的强度、频率、工龄、年龄、有无伴随振动、是否缺氧等因素有关。噪声聋首先表现在高频范围,一般是在 4000Hz 的声波附近首先引起听力降低。随着工龄的增加,这种听力损失范围将会渐渐延伸到 2025-0500Hz的范围。由于语言频率一般在 500~1000Hz 之间,因此,这时人们在主观上还没有感到听力降低。当听力损失一旦影响到语言频率的范围时,人们就会感到听话困难,这时实际已到了中度噪声性耳聋了。一般认为,听力损失在 10 分贝以内,尚认为是正常的;听力损失在 30 分贝以内,称为轻度性耳聋;听力损失在 60 分贝以上者,称为噪声性耳聋;听力损失为 80 分贝时,就是在耳边大叫也听不到了。噪声性耳聋的划分,一般是以 500、1000、2000Hz 三个倍频程中心频率的平均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