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坑)工程安全防护措施基坑(槽)、边坡、基础桩、模板和临时建筑作业前,应按设计单位要求,依据地质情况、施工工艺、作业条件及周边环境编制施工方案。单位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确认后,方可作业。土方开挖前,应确认地下管线的埋置深度、位置及防护要求后,制定防护措施,经项目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确认后,方可作业,土方开挖时,施工单位应对相邻建筑物、道路的沉降和位移情况进行观测。项目部应作好施工区域内临时排水系统规划,临时排水不得破坏相邻建(构)筑物的地基和挖、填土方的边坡。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可能发生滑坡、坍塌的地段挖方时,应当由设计单位确定排水方案。场地周围出现地表水汇流、排泻或地下水管渗漏时,施工单位应组织排水,对基坑实行保护措施。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时,施工单位应合理选用降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基坑(槽)、边坡设置坑(槽)壁支撑时,项目部应当依据开挖深度、土质条件、地下水位、施工方法及相邻建(构)筑物等情况设计支撑。拆除支撑时应按基坑(槽)回填顺序自下而上逐层拆除,随拆随填,防止边坡塌方或相邻建(构)筑物产生破坏,必要时实行加固措施。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孔边堆置各类建筑材料的,应当根据相关规定距离堆置。各类施工机械距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孔边的距离,应当依据设备重量、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的支护、土质情况确定,并不得小于 1.5m。基坑(槽)作业时,项目部应在施工方案中确定攀登设施专用通道,作业人员不得攀爬模板、脚手架等临时设施。机械开挖土方时,作业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以内进行清理或找坡作业。地质灾害易发区施工时,应当依据地质勘察资料编制施工方案,单位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项目分管负责人组织相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确认后,方可作业。施工时应遵循自上而下的开挖顺序,严禁先切除坡脚。爆破施工时,应防止爆破震动影响边坡稳定。为了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槽)内造成边坡塌方或土体破坏。基坑(槽)开挖或回填应连续进行,在施工过程当中,应当随时检查坑(槽)壁的稳定情况。模板作业时,应对模板支撑宜采纳钢支撑材料作支撑立柱,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变形、断裂、脱焊、螺栓松动的钢支撑材料和竹材作立柱。支撑立柱基础应牢固,并按设计计算严格控制模板支撑系统的沉降量,支撑立柱基础应牢固,支撑立柱基础为泥土地面时,应实行排水措施,对地面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