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丹徒县高桥中学的林间小道上,鲜花盛开,绿草如茵,杨柳依依,荷叶田田,不由让人从内心发出一声赞叹:桥中真美!“”“”“”驻足于高桥中学校园的文化长廊, 十佳校园 花园学校 绿色学校 ,一个个闪着金光的奖牌,一张张飘着墨香的奖状,又不由让人从内心发出一声赞叹:桥中真棒!然而,有谁会想道,以前的高桥中学只是一所极普通的乡镇中学,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师资薄弱,条件简陋是什么原因,使这所学校在短短几年中产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呢?高桥中学的全体师生会告诉你同一个答案:因为徐立芬校长!1997 年的春天,徐立芬校长上任了。她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一定不辜负组织的期望,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高桥中学大变样!为了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她跑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构思出一幅又一幅美丽的图画。她克服种种困难,想尽一切办法,开源节流,精心安排一切资金。为了少花钱多办事,她亲自和总务主任南下北上,买建材,购花草。有一回买材料,为了节约运费,他们搭了一家工厂的顺路车,等人家的货卸完送他们回校卸货时,已是晚上十点钟了!就这样,经过四年的时间,原先的垃圾场变成了柳树成荫的绿化带,原先的臭水塘变成了……荷花盛开的清水池,原先坑坑洼洼的荒地变成了绿草萋萋的足球场“”“”人们常说 人和万事兴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徐校长深深懂得,教育管理要以人为本!她努力营造优良的人文环境,激发老师的工作热情。高桥地处江北,要让青年老师尤其是外地老师安心留在高桥工作,谈何容易!徐校长觉得,只有留住了心才能真正留住人。于是,她尽一切可能给老师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努力改善教职工的生活条件,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青年老师朱彩云,是丹徒县从陕西引进的外语老师,她爱人原来在大港中学教英语,到了婚龄却苦于没有房子结婚,小两口非常着急,徐校长了解了这一情况后,毅然决定让出两间办公室,并亲自出面为他们装修,这对青年夫妇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是好。第二年,男方主动申请从大港中学调到了高桥中学工作。1998 年,在徐校长的多方努力下,桥中的老师安居工程楼建成了,又一大批老师解决了住房问题。人心齐,泰山移。面对学校和党组织的关怀,面对高桥人民的期望,面对莘莘学子的求知热情,在徐校长奋斗精神的鼓舞下,高桥中学的老师开始奋发了!同样的老师,同样的生源,当年的中考,高桥中学就打了个美丽的翻身仗,一举进入了丹徒县的上游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