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守法 主要是法律规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对在校的大学生来说,爱国是要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尤其是辛亥革命前后八十年的历史,中国由一个灾难深重的国家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强国。要在这个基础上,认识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从而激发“”“”他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 守法 是 爱国 法律规范的延伸,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有序的进展过程,个人行为要遵循国家的法制法规。这也是法律规范公民与国家关“”系的主要形式,在高校要特别强调和教育大学生把 守法 作为个人对国家的道德责任“”的 底线 ,做一个合格的公民首先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大学生。学校一方面要严格校纪校规,使大学生在校内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要教育大学生自觉抵制校园内外的一些不良风气,尤其是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抄袭、作弊等现象,洁身自好,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明礼诚信 主要是法律规范公共生活中的公共道德行为。大学生没有真正的进入社会,虽然懂得一些基本的礼貌,但还是缺乏应有的社交礼仪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校内进行必要的文明礼貌教育,既能帮助他们懂得在公共场合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又能提“”“”高他们个人的社交能力。 诚信 主要是法律规范公共关系中的道德行为,是对 明礼 法律规范的进一步深化和升华。很多人认为社会转轨时期自然会出现信用危机,甚至把市场经“”济与信用滑坡混为一谈,其实市场经济的前提是信用经济, 诚信 是法律规范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现在社会上的信用危机也开始侵入校园,大学生中不守信用,不重承诺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大学生个人至上,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惜牺牲学校和他人的利益。所以,要让大学生成为守信用、重良知的人,必须进行信用教育,这是学会做人的一个基本“道理。我国历来十分重视立身处世之道,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早就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人格修养模式。“”团结友善 主要是法律规范公民与公民之间的道德关系,强调公民之间的亲和力。现代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强调个性,好胜心强,所以大学生之间的竞争也非常厉害,很容易造成好、中、差学生的分化现象,这使学生间的交往有了一定的障碍,也是大学生普遍缺乏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原因之一。所以,教育大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适当地让他们学一些与人相处的技巧,有利于加强同学间的亲善关系,增加与人相处的亲和力。“”勤俭自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