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寒假,南京师范大学强化部的同学们都会组织进行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已经成为该院考量学生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尺度,通过社会实践,学生们可以锻炼自己处事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经历,拉近自己与社会的距离。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该院的社会实践更贴近时代,更关注当下社会的热点,比如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对大学生创业的调查、西部阳光行动、对孤老与儿童的关注、宣“”传 八荣八耻 等等。下面是该院各实践小分队的部分实践心得,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吧。宁蒗之行队长:杨纯我们真的在做有意义的事,但是常常觉得自己很无力,实在帮不到他们什么,只希望此次活动做得好一些,让更多人来关注宁蒗,关注教育。这里有很多的失学、辍学儿童。有一次我们在拖支村做入户访问,很久都找不到可以沟通的人,这里的大人大多出去打工了,在家里的白天也要出去干农活,我们遇到的不是老人就是小孩。老人很老,小孩很小,都不会讲汉语。走了很久,我们看到许多小孩背着空的筐子准备出去,于是拦下他们。得知他们中间有几个辍学的女童,她们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其中一个一年级的小男孩在他的手心里写下一个失学女童的名字:邱阿地。我们给阿地做了一份问卷。邱阿地只上过一年学,是彝族人。她思维很慢,我们问她什么问题,她总是回答不出来,还很害羞。那晚我们走了,不久又在村里别处看见他们。他们又背上了竹筐,不知要干什么去。——队员徐燕湖南新化之行队长:颜华平孩子们没有足够的学费,因为家里收入少,孩子多,所以在等待减免。但他们总是在等待中失望,在等待中失学,在等待中走出大山,跟随他们的父母进城打工。他们没有好的师资力量,老师们没有经过专业的师范训练,上课照本宣科,课后致力于打牌赌博。对于这群孩子而言,是多么的不公平。他们没有足够的粮食,因为留在家里的只有祖孙两辈,没有足够的劳动力,所以只有缩减每天的饮食,将三顿改为两顿,甚至是一顿。当我看到有些已经是高中的孩子,还没有我们这里小学的孩子高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生活的环境是多么优越。他们没有足够的运气,因为他们的父母成年累月在外打工,只求养活自己和他们,没有想过将来怎样。他们只能和祖辈生活在一起,缺少心灵的沟通与沟通,缺少精神的支柱,所以,有人选择了吸毒,有人选择了**,有人选择了偷盗。我信任,他们不是自愿的。一切,都是身不由己。但是,他们每天都坚持走在那长长的山路上,走向他们认为的可以改变他们命运的学校。“”他们在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