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县煤炭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落实科学进展观,根据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和上级行业主管部门的 总体安排部署,进一步深化行业主管部门职能职责,创新 (八)完成煤矿机电设备仪器检测、煤矿安全评价和瓦斯等级鉴定工作。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规定,每年必须对煤矿仪器机电设备检测和煤矿安全评价工作,6 月 27 日至 29 日对 35 家煤矿进行了机电和仪器的检测,6 月 3 日至 6 月 20 日进行了煤矿安全评价,其中 21 家煤矿完成安全评价,其余的 14 家等待评价。8 月 10 日开始瓦斯等级鉴定工作,截止到 9 月 30 日全县 35对完成了瓦斯等级鉴定工作,鉴定结果待出。(九)煤炭资源整合情况。全县煤炭资源整合工作严格根据《某某县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经过去年的努力,全县煤矿矿井数从原有的 49 对减少到 35对,设计总生产规模 209∕万吨年,符合昭通市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下达的我县资源整合控制指标。根据某某省人民政府文件云政发〔2024〕151 号精神,为了使我县的煤炭资源整合更完善、更可行、具体,我局聘请了某某明仁检测技术公司在参考原整合方 案的基础上,以《某某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编制内容提纲》和《某某省煤炭资源整合 4、煤矿进展环境较差,且国家政策变化大,煤矿重复投资大,煤炭业主缺乏投资信心,涉及部门多,办理相关手续复杂,出现煤矿业主为一件事多头跑,重复跑,从而导致煤矿进展环境不利于煤矿进展。5、部分煤矿资金不足,加上煤炭资源赋存条件差,生产时断时续,无法保障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煤矿的安全生产状况较差,生产无法正常进行。7、机构不顺,管理体制不完善。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煤炭产业进展和煤矿安全监管工作,在机构和人员编制紧缺的情况下,在产煤乡(镇)设立煤管所,配备了 25 个事业编制,并向每个煤矿派驻了安监协管员。但现在煤管所 25 个编制实际在编人数仅为 10人,而这 10 人大部分时间都在参加乡(镇)的中心工作,根本无法起到指导煤矿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的作用。与此同时,35 名驻矿安监协管员虽然现在全部到位,但毕竟是刚从事煤炭这个行业,专业知识薄弱,从而无法更好地起到驻矿监管作用。8“”、监管意识不强,专业知识有待提高。根据 守土有责、属地管理 原则,各产煤乡(镇)长为煤矿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对辖区内煤矿安全监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