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黎川一中七九届 30 周年同学聚会,在全体同学的热切期盼中,在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中秋圆月里,大团圆了,这是多么可喜可贺的日子,是难忘的师生情和纯真的同窗谊,让我们在金秋十月,相聚在家乡黎川,我仿佛又回到了风华正茂的学生时代。由于我出生在贫寒的农村家庭,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9 岁那年经过绝食斗争才得以上学。中学时期,我长期在同学袁桂花和陈小琴家吃住,同窗之情胜过姐妹。从小我就有要做一名老师的志愿,经过十多年民办老师的艰难历程,我终于成为一名普通的人民老师。一直以来我都在本县农村和县城工作,平平凡凡,普普通通,没有骄人的成绩。今日,受筹委会的委托,由我作为农村同学代表来发言,既激动又紧张,与许多事业有成的同学相比,我感到十分的惭愧。记得在刚毕业的前十年求职生涯中,在同工不同酬的民办老师岗位上,我始终牢记老师的教诲和同学们的期望,坚持不懈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不止。我永远不会忘记,在一次文教局组织的民师业务考试中,我刚从医院引产出来不久,老父亲拉着铺着棉被的大板车,把裹着头巾提着火炉,站都站不住的我,送进了考场。在南城师范函授的第一年暑假,天气十分炎热,我挺着大肚子每天爬到五楼寝室,每天至少要 6 个上下来回,第二年又带着2 个儿子 2 位保姆一起去学习,生活是清贫的,学习是紧张的,但我的心情是开朗和充满希望的,因为我始终没有忘记母校、老师、同学们的叮嘱和期待。后来,孩子大了,由于是农村户口,在入学问题上又遇到了许多困难,在这关键的时候,在公安部门和教育界的同学们,又给了我全家很多的帮助,这点点滴滴友谊之情,都铭记在我全家的心里,在此让我真诚地说一声:谢谢!前些年,我丈夫又下岗了,上有八旬老母,下有 2 个上中学的儿子,家庭经济步入了困境,又是在工商局,房管局和各个银行工作的同学主动伸出了援助之手,贷款,介绍再就业,及其他各界的同学介绍社会上的学生来在家接受家教,帮助我家度过了经济难关,得以让 2 个儿子完成了大学学业。孩子在中学时期,有时在早餐店里,常常会有不知名的叔叔阿姨抢着付款。我告诉儿子,这些人肯定是你妈妈的同学,等你们长大有出息了,你一定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回报社会。有一次,我丈夫在黎川宾馆,碰上我们同学正在向一位西城患癌症的同学捐款,他毫不犹豫的把身上仅有的 30 元捐了,回家后对我说,人家都捐了很多,我真不好意思。听了丈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