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讲 分析写作手法古代诗文阅读2025 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讲练测考情透视 · 目标导航第一部分课标要求考查形式 课标要求能对文言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写作手法上的异同点,并迁移运用到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中。能力运用层面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在读懂全文、把握大意的基础上分析写作手法。理解分析层面熟悉文言文常用的写作手法,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知识积累层面考查形式题型内容命题趋势选择题给出对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选项,要求考生判断其正误。1. 选材多样化,课内外结合。2. 考点综合化,与其他考点融合。3. 强调迁移运用能力。4. 文化内涵渗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和文化价值观。问答题要求考生直接分析文中某一句子或段落运用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或者比较两篇文章写作手法的异同。知识导图 · 思维引航第二部分考点突破 · 考法探究第三部分考点一 对比衬托考点二 描写手法 考点三 抒情表意 考点一:对比衬托一、知识概念二、答题思路 对比衬托对比: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相对照,互相比较。 如《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将同舍生的豪华穿戴与自己的粗袍敝衣做对比,突出自己求学时生活的艰苦和求学意志的坚定。 对比衬托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做陪衬。包括正衬和反衬。如《爱莲说》中用菊正衬莲的高洁,用牡丹反衬莲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对比衬托阅读《孙权劝学》,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问题:文章在表现人物成长变化方面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1. 仔细研读文本,梳理关键情节在《孙权劝学》中,起初吕蒙以军中事务多为由推辞学习,“蒙辞以军中多务”,此时他对读书学习是比较懈怠的态度;之后在孙权的劝说下“蒙乃始就学”,开始踏上学习之路;最后鲁肃见到他时“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的才略大增,让人刮目相看。这一系列情节展现了吕蒙从不爱学习到勤奋学习,进而才略提升的转变过程。 答题思路2. 明确对比之处及所衬托内容在《孙权劝学》里,一是吕蒙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