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将知荣明耻融入社会生活、渗透到日常生活,引导公众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的道德实践活动,正在各地相继开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正在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行动。不少地方,以 知荣辱、树新风 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已经蓬勃兴起。校园内,以 八荣八耻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正在走进教材、走进课堂,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各地党政机关也在纷“”纷开展争创文明机关、争当 人民满意公务员 等活动,树立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为公众率先垂范;不少企业纷纷投入打造诚信经营品牌的活动;各地城乡社区开展的创建文明社区活动也是丰富多彩。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求真务实,必须结合现实,从百姓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引导广阔公众从自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点滴事做起,自觉对比 八荣八耻 ,法律规范自身言行,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尤其针对时下一些人唯利是图、弄虚作假、重利轻义、贪图享乐等不健康现象,要引导广阔公众分清何为荣、何为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迫切需要弘扬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正气,必须摒弃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等恶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以道德养成与自觉践行为归宿。比如,培育孩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不能停留于宣讲空泛的大道理,而要从培育孩子自爱开始,引导孩子爱亲人、爱家庭,然后懂得爱祖国、服务人民,如此一脉相承,润物无声,方收事半功倍之效。与此同时,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更需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要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将广阔公众自发的向善热情与扬荣贬耻的制度激励结合起来,以长效的稳定的机制,鼓舞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让所有向善的、为善的、益于社会的品行受到褒扬与鼓舞;让一切丑陋的、耻辱的、危害社会的现象受到责备与鞭挞。充分发挥具体政策的导向作用,发挥规章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以及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使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活动扎实深化,使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长期任务。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打造一个知理守法、惩恶扬善、是非分明的良好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