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课堂导入”研修(教案、实录、反思)“技术支持课堂导入”研修(教案、实录、反思) “技术支持课堂导入” 研修 课堂导入准备: 课堂导入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上册《10 的认识》 “10 的认识” 这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 1—9 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10 的认识的编排是先通过主题图让学生从具体的画面数一数并抽象出数 10, 再认识 10 以内数的顺序, 比较 10 以内两个数的大小以及认识 10 的组成和写出数 10。 它也是今后孩子们学习多位数的基础。 10 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 8、 9 的认识基本相同, 先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 10 的组成十分重要, 它是今后学习 20 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 100 以内、 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 10 的物体的个数, 会读、 写数 10。 让学生掌握 10 以内数的顺序, 会比较 10 以内数的大小, 掌握 10 的组成。 引导学生经历认识 10 的过程, 初步建立 10 的数感。 2. 能力目标: 通过看一看、 说一说、 分一分、 演一演, 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增强小组合作沟通意识。 学会 10 的数数、 认数、 读数、 写数、 比较大小和组成, 对 10 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 情感目标: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感受数 10 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育热爱祖国、 热爱集体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比较熟练地掌握 10 的组成, 掌握 10 的数概念, 体验数学在身边。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 10 的组成, 引导学生根据各种活动的内容和情景, 提出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者分析: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 即使一年级的学生也有一定的数学经验和知识的积累, 一年级的学生在学前教育时, 就初步认识了数字 110,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 但是, 由于我校地处城市郊区和农村进城上学的孩子比较多, 家长的素养不是很高, 大多数孩子虽然上过学前教育, 但是学习习惯参差不齐。 因此, 在教学中,不是让学生被动汲取、 模仿、 记忆和反复练习, 而是创设了情境和动手时间、 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学习环境, 体现知识形成过程, 体现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课堂导入实施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