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做好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预防和减少各类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保障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24〕71 号、《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体艺〔2024〕12 号以及《富阳市精神心理卫生工作实施意见》(富政函〔2024〕53 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根据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 的原则,建“”立 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加 的工作机制,探究符合我市青少年实际的精神心理卫生工作进展思路,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把防治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学校和基层,为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人群提供良好的服务。三、工作要求及职责分工一工作要求 1.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社会广泛参加的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工作体制和保障体系,降低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发病率、复发率和致残率,提高就医率和就学率,减轻精神疾病造成的家庭负担,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2.高度重视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与干预,使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得到及时的发现和妥善的处理。组织力量针对我市青少年厌学、早恋、网络成瘾、自杀等问题进行多学科讨论,逐步建立危机干预网络和危机救助体系,实行有效措施降低危机事件发生率。3.搞好青少年重点精神疾病的医疗和康复工作,提高学龄青少年就学率。卫生、教育、文广新、公安、民政、残联、红十字会、关工委、工青妇等相关部门及各乡镇街道要在充分调查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制定综合对策,切实扩大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获得医疗和康复服务的覆盖面。要实行积极措施使更多的患者得到基本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重点精神疾病“”患者提供适当的医疗和康复措施;对社会上 三无 人员和农村贫困的青少年精神病患者,通过政府、社会、家庭等多种渠道,提供有效的服务和医疗救助,彻底杜绝卑视、虐待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等思想与行为,使这些患者早日得到医治,并早日返回校园。享受良好的教育,从而降低其危害家庭、社会的风险。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第一,要明确定位,营造氛围。一是明确学校心理辅导定位,探究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水平,避开形式化,走过场,并注重城乡心理健康教育的平衡进展;二是通过提倡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