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类历史发展与动物•蚕与丝绸文化篇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再次成为社会共识。2月 24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对“野味”坚定说不,与动物和谐共处,这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大自然和人类发展史告诉我们的标准答案。从某种程度上说,离开动物,人类就难以很好地生产生活,人类历史也就难以快速推进发展:在以前科技不发达的农耕时代,最早的牛是用来帮人们耕耘的,如老黄牛负责旱地,大水牛负责水田;在冷兵器时代,马匹在战场态势和战争胜负上的作用至关重要,蒙古族就是依仗骑兵横扫亚欧大陆。除此之外,在生物科技方面,动物仿生学也为人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创新。近期我们专门推出几期节目,主要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几种动物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密切关系和历史渊源。重点给同学们讲一讲动物和人类历史发展有关的文化故事。今天我讲第一集:蚕与丝绸文化。说到蚕,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有的说不定还亲眼见过,他们是什么样子的呢?有的会说白白胖胖的蚕宝,有的会说鼓鼓囊囊的蚕茧、有的会说缠缠绕绕的蚕丝,还有的会说摇头晃脑的茧蛹,当然有的同学也会把飞蛾这样蚕的成虫也当成蚕的一种存在形体。有的同学一定怀疑下面我就会讲蚕的养殖、种类和生活习性了,不是,我这里不讲蚕的自然属性知识,因为这些知识大家在课本里都有过了解和学习,这次我主要想告诉大家蚕身上衍生出来的丝绸文化。为什么我要讲蚕与丝绸文化呢?因为它们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所以也最代表我们中华民族文明。2讲蚕和丝绸文化,首先要说一说关于蚕起源的传说:传说螺祖本为西陵之女,后来做了黄帝的夫人,是最先教民育蚕抽丝之神,后世尊为“先蚕”,所以螺祖又叫“先蚕娘娘”,也称“蚕母”。古代蚕农之家必祭祀螺祖,螺祖成为农村妇孺皆知的大神。《资治通鉴》中写道:“西陵之女螺祖为黄帝元妃,始教民育蚕,始治丝以供衣服。”我国自古以来号称“农桑立国”,几千年来,植桑养蚕在我国古代社会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形成了丰富的蚕桑文化。蚕桑文化是中国文明的起点,从此人类就结束了“茹毛饮血,衣其羽毛”的原始衣着,进入了锦衣绣服的文明社会,是国人的骄傲。蚕桑文化现在主要集中表现在杭州、嘉兴、湖州地区,并绵延江苏省、四川省、山东省、广西省等地区,但综观中国丝绸发展史,蚕桑文化甚至可以覆盖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乃至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