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叶集》中的《梅花歌并序》《万叶集》中的《梅花歌并序》 《万叶集》中的《梅花歌并序》与王羲之《兰亭集序》 梁少膺 公元八世纪初叶,“在水一方”的东瀛岛国,学习唐代制定律令制度,仿长安、洛阳的城市规划而建设了藤原京。这个时候,他们始有了自己国家的名称——日本。为了表示新兴国家的成立,在编纂史书《日本书纪》、方志《风土记》的同时,编撰了文学的《万叶集》。 《万叶集》全书 20 卷,收和歌 4500 余首,以四世纪思恋仁德天皇(313~399 年)之歌为始,至八世纪中叶赴日本海边的因幡国任长官的大伴家持之歌告终。其中署名的作者约有四百八十人,包括社会各阶层,上自皇王贵族、公卿官宦,下至农樵渔猎、僧侣尼姑、行游艺人;题材涉及爱情、战事、政治、宴会、传说、旅行、四季风物。它不仅是当时日本 400 年间和歌创作之大成的国民大歌集,更是揭开了奈良时期(710~794 年)文学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因此,《万叶集》被习惯地称为日本的《诗经》。 所谓和歌,与日本文学中的汉诗不同,它是日本语歌,是日本民族表达美意识的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日本古来的和歌,因受中国经籍之影响。自唐太宗贞观四年(630 年)至肃宗乾元二年(759 年)这 129 年间,日本正是《万叶集》的歌咏时代。这一时代,因为对唐文化的向往和模仿,中国古典汉籍成了《万叶集》中和歌所仿照的对象,所以在《万叶集》中,显露出大量融入了汉籍经典为载体的中国文化。 《万叶集》中的和歌,依其歌行的多少,分别称为“长歌”、“短歌”以及“旋头歌”。在《万叶集》之前的和歌,无论“长歌”和“短歌”,皆如中国的《诗经》一般,为无标题歌。然而,汇编于《万叶集》中的长歌,大多冠以标题,并有序文,从中残留了模拟中国“诗序”的痕迹。 《万叶集》收有大伴旅人《梅花歌并序》。序云:“天平二年正月十三日,萃于帅老之宅,申宴会也。于时,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梅披镜前之粉,兰薰佩后之香。加以曙岭移云,松挂罗而倾盖;夕岫结雾,鸟封谷而迷林。庭舞新蝶,空归故雁。于是盖天坐地,促膝飞觞。忘言一室之里,开衿烟霞之外。淡然自放,快然自足。若非翰宛,何以摅情?诗纪落梅之篇,古今夫何异矣!宜赋园梅,聊成短咏。” 这篇序文,在篇章布局、遣词造句、骈偶运用、气氛烘托和心情表达方面,不难看出,都和《晋书》所载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有着内在的群类性。早在江户时期(1603~1867 年)的契冲在《万叶集匠记》(《契冲全集》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