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等明天》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七章第一节《等明天》。内容包括:理解“等明天”的含义,学会用“等明天”表达将来的事情,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理解“等明天”的含义,知道“明天”是今天之后的第二天。2.培养幼儿运用“等明天”表达将来的事情,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等明天”的含义,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挂图、故事卡片、时钟模型。2.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彩色纸。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幅挂图,上面有一个小男孩正在睡觉。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个小男孩在做什么呢?”(2)教师引导幼儿回答:“他在睡觉。”然后继续提问:“他为什么要睡觉呢?”(3)教师回答:“因为他累了,需要休息。他希望等到明天,他就能有精神地去做很多事情。”2.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故事卡片,讲述一个小男孩等明天去公园玩的故事。(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男孩为什么要把去公园的事情放到明天呢?”3.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提出一些关于“等明天”的情境,让幼儿用“等明天”来表达。(2)教师邀请几名幼儿上台表演,其他幼儿在下面练习。(2)教师提出一些关于时间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六、板书设计1.板书《等明天》2.板书内容:(1)今天→明天(2)小男孩等明天去公园玩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请小朋友们用“等明天”造句。(2)请家长协助幼儿记录一天的生活,让幼儿用“等明天”表达第二天想做的事情。2.答案:(1)例句:我等明天去动物园看熊猫。(2)幼儿记录的第二天想做的事情,如:等明天,我想和妈妈一起去公园玩。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发现部分幼儿对“等明天”的含义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2.拓展延伸:让幼儿观察时钟,了解时间的概念,培养幼儿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重点和难点解析1.实践情景引入中,如何引导幼儿理解“等明天”的含义。2.例题讲解中,如何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等明天”的实际应用。3.随堂练习中,如何让幼儿运用“等明天”进行表达。5.作业设计中,如何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6.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中,如何针对幼儿理解不足的问题进行教学调整。一、实践情景引入1.以生动形象的挂图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关注故事主人公的行为。2.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如:“为什么小男孩要睡觉?他希望什么时候去做事情?”3.结合幼儿的回答,逐步引导他们理解“等明天”的含义,即今天之后的第二天。二、例题讲解1.使用故事卡片,讲述小男孩等明天去公园玩的情境,使幼儿在情境中感受“等明天”的含义。2.引导幼儿讨论小男孩为什么要把去公园的事情放到明天,让幼儿理解在不同情境下运用“等明天”的原因。三、随堂练习1.提出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让幼儿尝试用“等明天”进行表达。2.邀请幼儿上台表演,增加互动性,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3.鼓励其他幼儿在下面练习,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锻炼表达能力。2.提出关于时间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时间的重要性,培养时间观念。3.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让幼儿意识到珍惜时间的重要性。五、作业设计1.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2.鼓励家长参与,共同记录幼儿一天的生活,让幼儿在实践中运用“等明天”。3.提供答案示例,帮助家长和幼儿更好地完成任务。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针对问题进行教学调整,如加强引导、增设相关活动等,以提高幼儿对“等明天”的理解。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一、语言语调1.使用亲切、生动的语言,吸引幼儿的注意力。2.语调富有变化,讲故事时注意抑扬顿挫,使幼儿更容易沉浸在故事情境中。二、时间分配1.合理安排各个环节的时间,确保课堂节奏紧凑,不拖沓。2.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时间分配合理,保证幼儿充分理解和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