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分子动理论》教学设计

《分子动理论》教学设计_第1页
1/4
《分子动理论》教学设计_第2页
2/4
《分子动理论》教学设计_第3页
3/4
《分子动理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一节分子动理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分子运动论的内容。2.知道扩散现象。3.知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类比的方法学习新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子动理论观点的建立难点: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的认识,扩散现象的理解与解释【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解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周围有空气、石头、水等,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二.新知识学习 1.分子的认识〔1〕物质由分子组成。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物质外表的分子。〔2〕分子是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粒子。阿伏伽德罗提出分子的概念,认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2.分子运动〔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观察液体扩散现象:墨水滴入清水中。举例说明扩散现象:闻到香味、放煤的墙角变黑、腌〔炒〕菜变咸、糖放进水中水变甜等。〔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3〕分子间存在间隙。观察 20ml 水和 20ml 酒精混合后,其总体积略小于 40ml。〔4〕如何推断是否扩散:可以这样认为:发生扩散后的两种物质不会自动分开,也没有发生化学反响。假如会自动分开或发生了化学反响的那么不是扩散。如水变浊了、扫地时尘土飞扬、铁生锈了等。3.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存在相互的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距离变小时,表现为斥力;分子间距离变大时,表现为引力;假设分子间距离非常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用弹簧连着两个乒乓球模拟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2〕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状态决定物质的状态固体中的分子类似教室上课的同学;液体中的分子类似教室下课的同学;气体中的分子类似放学的同学。三、课堂练习〔一〕分子动理论 1、关于分子动理论的描述,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B.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通常是很多的。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0OC 时分子运动停止了。D.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2、以下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B.沙尘暴起,尘土满天。C.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D.衣橱里的樟脑球会逐渐变小。3、当今流行的环保驱蚊用品——电热液体蚊香器。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可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分子动理论》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