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孙子》与《六韬》的将帅观比较

《孙子》与《六韬》的将帅观比较_第1页
《孙子》与《六韬》的将帅观比较_第2页
《孙子》与《六韬》的将帅观比较_第3页
《孙子》与《六韬》的将帅观比较《孙子》高度重视将帅在战争准备与战争实施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孙子计篇》在论述五事时把将摆在次于道、天、地的第四位;在论述七计时,又把将孰有能摆在主孰有道之后的第二位,说明孙子充分认识到将帅在国家军事活动和实施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孙子作战篇》在强调将帅的主导作用时指出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孙子谋攻篇》又指出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那么国必强,辅隙那么国必弱。他把国家比方成一辆大车,把将帅比方成大车上的辅木,认为将帅与国君关系亲热无间,国家必定强盛;反之,国家必定衰弱。正因为《孙子》与《六韬》都力举将帅的重要作用,所以都提出了兵权专一的思想。然而,由于历史背景和其它种种原因,两者又不同。《孙子》在某些地方过高地强调了将帅的兵权专一,他认为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这就是说,将帅作为掌握国家军权的最高指挥者,在是否发动战争的决策上,并不根据主这个在一定程度上作为政治的代言人的需要,而只是单纯从战道,即军事角度去考虑。众所周知,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否发动战争应该而且只应该从政治需要出发去决策,然后才是考虑能否打赢和怎样打赢的问题,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最终做出决策。也正因为如此,我军从建军开始就高度强调军队一定要掌握在党的手里,军队要听党话、跟党走。当然,不可否认《孙子》其它各篇中也论述了将帅只是国家的辅助,但以上论述一定程度上说明孙子对将帅地位作用的过高认识,甚至高于主,其客观性、科学性有待商榷。《六韬》对将帅地位作用的认识比较符合客观规律。首先通过对君主授命将帅仪式的描述,说明将帅应该服从和效劳于君主。《六韬龙韬立将》指出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此论说明,出动军队是在国家政治有需求的情况下,将帅根据君主授意而率领军队通过战争到达国君的政治目的。在此根底上,《六韬》论述了兵权专一的思想。它认为,将帅必须具有独立性,不能为外力左右,必须能独当一面。它把军事指挥看作是一项复杂严谨的工作,认为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因此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将帅应处于军事活动的核心地位,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无君于后。此外,《六韬》在论述将帅兵权专一的同时,特别强调将帅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即首先要在政治上合格,认为二心不可以事君。二、将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