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优秀公开课教案《安塞腰鼓》优秀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概。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化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二、重点、难点: 1、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深化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三、教学设想: 1、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采纳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形象的直接的感受。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进入角色。 2、这是一篇气概恢弘的散文诗,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概磅礴的语言,对这样的文章,先指导学生朗读,从诵读中体会它的气概,实现整体感悟。然后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文章的内容美、形式美,通过讨论,揣摩句子含义,实现语言文字的内化。整个过程以“朗读”一线贯穿,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完成教学。 3、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凸现学生主体精神,力避老师烦琐讲解,突出新课程理念。 四、教学方法:1、诵读 2、想象 3、研讨 五、教学准备:利用多媒体课件,加强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承载着黄土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信息的安塞腰鼓,以其奔放的动作、铿锵的节奏演绎着一曲生命和力量的赞歌! 欣赏腰鼓表演的片段,感受它的恢弘气概和铿锵激越。 看美景—— (通过播放安塞腰鼓录像,给学生以形象的感受,调动学生的情绪)。 请学生谈一谈观感,可以从声响、画面等方面谈。 原来,一个人,一面鼓,没有稀奇的地方,但是脚下古朴厚重的黄土高原,耳边奔腾咆哮的滚滚黄河,给它注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下面让我们跟随作家刘成章一起展开想象的翅膀,从文字中体会这腰鼓声中激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 本课导入的设计以此为根据,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美文—— 1、老师范读课文。 铿锵激越的朗读能深深感染学生,许多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情可通过读来悟出。因此,老师应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并多让学生朗读。 2、请根据文中描述,对安塞腰鼓进行概述、评价...